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某公司在萃取印楝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进行治理工艺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寻找出一种能有效处理该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以印楝为原料生产的农药是当前最为推崇的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安全无毒、选择性强、无抗药性、无污染环境的天然杀虫剂,其有效成分是印楝素,但是,在印楝素的萃取过程中产生了高浓度、难降解、可生化性差的有机废水,其COD的浓度达三十多万,在所查阅的文献中还未发现类似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由于水样的特殊性,目前还未发现一种有机废水处理工艺能处理如此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因此论文通过对常用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处理方法的研究,总结探索出一套能有效处理该种废水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即消解、氧化、混凝、厌氧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水样可生化性较差,单纯使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若在厌氧处理前加入消解、氧化、混凝预处理不但能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还能通过破坏有机物结构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小后续处理的压力,使得厌氧处理有较好的效果。论文的总体结构是,首先简单介绍了以印楝素为农药的机理和特点,以及难降解有机废水常用的一些方法,然后通过小试试验对处理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确定了初步的试验路线,最后,根据试验路线确定的方案,研究各个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并从中得出试验的有效条件,为将来的实际运用提出一些有参考价值得意见。试验中各步骤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了几个方面:消解过程中主要研究了pH值和温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得出,当温度为80℃,pH值为4时,水样COD的去除率效果较好。氧化过程中研究了pH值和过氧化氢投加量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得出,当过氧化氢投加量为25ml,pH值为4时,水样COD的去除率效果较好。混凝过程中研究了pH值和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得出,当过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0g,pH值为8时,水样COD的去除率效果较好。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研究了水样与厌氧污泥体积比和温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得出,当温度为35℃,水样与厌氧污泥体积比为1:3时,水样COD的去除率效果较好。总结得出,当消解过程pH值为4,温度为80℃,氧化过程pH值为4,过氧化氢投加量为25ml,混凝过程pH值为8,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1.0g,厌氧生物处理温度为35℃,水样与厌氧污泥体积比为1:3时,试验处理最终出水的COD浓度降到九千毫克每升左右,去除率达到了97.15%,色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