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毛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性运动,具有小场地、短距离、变速、变向的快速运动的专项特征。羽毛球运动和其它周期性运动项目有所不同,它具有反应时间短、强度高以及间歇时快、时慢的特性。所以,对速度、企图心、求胜欲望,选手的视觉、触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要求颇高,而动作协调能力它主要包括反应能力、时间感知能力、空间感知能力、适应调整能力以及协调动员能力这五个方面,因此,羽毛球运动员动作协调能力是构成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羽毛球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在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综合反应。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这种能力是他们顺利学习和掌握各种技术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他们在比赛中,根据比赛局势的瞬息变化,随心所欲地驾驭自己身体,合理灵活运用各种羽毛球技术,即兴发挥的重要保证。所以少年进行协调性训练是为以后能创造佳绩的基础与前提。目前在基层训练单位中,协调性的训练所占得比重微乎其微。甚至在专业队的训练,协调性训练几乎很少。每天进行的是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主要以专项训练、辅助专项训练以及如何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等。往往会造成运动员出现伤病几率的增加和动作的不规范化,导致运动成绩的提高非常缓慢。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羽毛球运动项目特征,加强对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协调性训练的要求,从而提高各项身体素质以及专项能力,来得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为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奠定基础,对今后从事专业训练做准备。本文以长沙市青少年体校8-10岁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十五周的单盲实验。实验组在平时训练课中加入专项协调性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训练内容。训练结束后,通过两组之间的对比,实验组在技术技评及击球成功率上面的提高普遍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与建议:1.通过对8--10岁男子羽毛球运动员4个月15周的协调性训练对比实验研究表明:羽毛球击球成功率及羽毛球技术技评都优于对照组。相对于羽毛球运动项目来讲,羽毛球技术的改进和专项成绩的提高非常明显,进一步说明协调性对羽毛球运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无论是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还是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都应常抓不懈地进行协调性训练。2.专项协调性训练负荷强度不宜过大,训练中应强调运动员精神集中,注意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建议在训练中,强调身体各项素质与平衡、协调能力结合,把专项协调性训练与传统训练方法结合起来,协调性训练可以将身体的协调、灵活与身体各项身体素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能够采用更多的训练手段,不断深入创新,研究出更多与羽毛球专项运动相结合的协调性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