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RET效应的小分子药物释放体系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谷胱甘肽与二硫键有一个相对较高的反应活性,它已经被广泛用作为一种触发剂来使含有二硫键的前药响应并释放出活性药物。迄今为止,也有一些报道使用谷胱甘肽来触发活性药物从刺激响应型前药中释放出来,然而大多数的这些谷胱甘肽激活的前药体系是基于荧光“turn-on”机理。因此,通过比率型荧光响应的策略来设计一个新型的药物释放体系(DDS)成为更可行的思路,这样的前药体系可以通过多种荧光信号来评估疾病的诊断情况和药物的释放情况。本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机制的前药策略。这种药物释放体系的结构由三部分构建而成,它包括了抗癌药物喜树碱分子(CPT)、基于二硫键的可断裂的连接基团(SS)以及荧光团萘酰亚胺衍生物(NAP)。该前药(NAP-SS-CPT)体系中,CPT(能量供体)和NAP(能量受体)之间可产生FRET效应。在被谷胱甘肽过度表达的癌细胞摄取以后,二硫键会在高浓度的谷胱甘肽下断裂,从而中断原有的FRET过程,最终实现双重荧光响应并特异性释放抗癌药物CPT。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设计合成了小分子药物释放体系NAP-SS-CPT。首先将4-溴-1,8-萘二甲酸酐中的溴用二甲胺取代,另一端与β-丙氨酸作用引入羧基基团,再通过酯化反应接入双(2-羟乙基)二硫化物作为前药的连接部分,然后在三光气的作用下通过碳酸酯键接入喜树碱药物得到最终的产物NAP-SS-CPT。利用1H-NMR和ESI-MS对反应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结构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得到了最终产物。(2)在光谱学性能研究中,荧光光谱测试发现NAP-SS-CPT的发射峰在544 nm,而CPT的荧光处于淬灭状态,而在加入谷胱甘肽后,体系在448 nm处的荧光显著增强,同时544 nm处的荧光明显减弱,表明前药在谷胱甘肽的存在下释放出药物CPT,同时伴随有比率型荧光的变化。上述结果也证明了体系中FRET过程的变化。此外,我们也探讨了前药在不同pH缓冲体系中的稳定性、pH对药物释放的影响以及前药对硫醇响应的专一性。研究表明我们设计的前药在生理环境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能够有效地释放药物,同时前药对生物硫醇具有高选择性。(3)细胞成像实验表明,我们合成的前药可以被HeLa细胞有效地摄取,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细胞内CPT和NAP的荧光来对药物释放进行实时监控。此外,MTT测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进一步表明了NAP-SS-CPT对癌细胞具有高效的促凋亡作用。综上所述,我们设计的这种基于FRET效应的小分子药物释放体系能够同时实现治疗和药物释放监控的作用。这种策略可能为小分子的药物释放体系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当代大学生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教育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新时代高
文章结合公司治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分别从内部治理(诸如,股权结构、资本结构、激励机制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外部治理(竞争性外部市场、政府及国家法律法规等)两个角度探讨公司治理下
本次翻译实践选自新西兰女作家桑德拉·科尼编写的《站在阳光下:新西兰女性赢得选举权之后的历史》前五章。《站在阳光下》是一本以新西兰女性发展为主题的历史书籍,介绍了十
对待初三学生物理偏科问题,物理教师应深入分析,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的物理学习思路更加清晰。物理教师应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素养等方式,解决学生物理
银企不良资产活化研究的判别思考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分行路建华张维李文彬张欣张郑萍崔凯(一)银企不良资产活化研究的判别当前,由体制原因和历史的积淀所造成的银企不良资产,给经济
变胞三指灵巧手相比其他机器人灵巧手的最明显特征是引入了一个变胞手掌,变胞结构应用到多指灵巧手手掌处,增大了灵巧手的工作范围和灵巧度,提高了灵巧手的操作质量以及对不
检察机关面对司法改革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依据检察工作职业特点和对专业化能力的迫切需求,不断加强干部的培训培养工作,努力破解年轻干部存在的能力不足、本领恐慌
目的对院前急救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
引言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介绍了DVD-R光盘的常规测 试参数及测试方法,本文中将介绍DVD+R光盘的常规 测试参数及测试方法。 从盘片生产厂测试人员的角度来说,DVD+R与 DVD-R两种
画中画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相关资料对于画中画形式与作用的描述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运用图解分析,图示对比等方法从画中画呈现出来的形式和不同形式下所具备的作用入手来分析画中画这样的一种绘画形式语言所具备的特性以及它所能够给绘画创作带来的帮助。本文从屏风这样的一种在传统画中画里出现得最频繁的物象入手,通过对屏风到屏风画再到画中画的历史演变来分析画中画诞生的缘由,对画中画的成因做一个梳理。接着对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