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越来越明显,投资开发旅游资源成为社会的经济热点。但是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还有着巨大的非经济价值,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以使其能够得到永续利用。我国对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长期以来采取的经营模式,由于制度不完善,并没有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各地在发展旅游的目标下对旅游资源的管理模式进行的改革探索,由于没有考虑资源的重要性、资源本身的属性或管理制度上存在的缺陷,也很难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资源特性,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寻求合适的经营模式,建立有利于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健全管理模式,便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该论文以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我国目前旅游资源的三种典型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旅游资源经营的成功经验,以产权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为先导,构建了我国旅游资源管理的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条件和政策建议,同时,就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些总体建议。 本文研究认为: (一)分析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管理模式的三种典型模式,介绍了三种模式的概况、特征、存在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纵观上述三种模式,虽都有可取之处,但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模式和资源的适配性,以及由此而决定的资源保护的效率和资源安全性的大小。因此我们应从国情出发,选择根据旅游资源特性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二)总结了世界各地成功的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这里既有中央集权式管理模式、地方自治管理模式,也有产权私有化式的管理模式。因此,我国的资源治理模式也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需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各自的管理模式。 (三)讨论了所涉及到的两种主要理论,第一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的产权是管理模式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旅游要实现真正的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第二自然保护地并不是纯的公共物品,其中既有纯公共物品,又有准公共物品和私人产品,我们必须根据其不同属性,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四)尝试构建了一个新的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管理模式框架,并分析了框架中两种管理模式的涵义、适用对象、特征、建议。需要说明的是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财政资金有限,旅游资源要全部实现政府管理的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还不现实。现实的选择是应该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相关的法律允许下,允许部分景区实现企业化经营,自负盈亏。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来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五)讨论了门票价格管理,认为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作为政府管理模式,其自然保护地以具有纯公共物品属性,全体人民都有权利欣赏,不应将提高价格作为限制人数和谋取利益的工具,门票应实行专款专用,用于保护自然保护地。企业模式管理的自然保护地门票价格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形成完善的门票价格形成机制,不应随意涨价,完善价格听证制度。 希望该文的研究成果能对我国的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的管理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对高中生来说,历史这门学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历史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有更为明确的认知.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基础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也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地理课程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
目的: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服微生物污染情况,并探讨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方法:连续采集某院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急诊科和骨科医务人
目的:评估全景片对下颌智齿拔除时神经损伤风险,评估智齿拔除后神经暴露风险几率.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8例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对88例患者
目的:分析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微生物检验引发的有关思考,再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对丹寨县公共场所(225户,实监测175户,未监测50户)使用的公共用品进行抽样
本文对企业内知识转移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文章从知识的基本概念出发,系统的对国内外有关知识转移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系统研究了企业内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并进
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今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
目的:分析在门诊处方规范中使用医院药学干预管理对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从2020年1月开始进行研究对象收集,一直到2020年6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使用门诊用药患者216例
全文分为五章进行论述: 论文在第1章阐述了现代食品系统与现代农业的概念内涵、外延、所涉及的相关产业以及二者之间关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食品产业国际分工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