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研究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秋季开始在部分省份使用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实现了编写体例的创新,融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内容框架上也与旧教科书大为不同。有着“国家意志,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润物无声”“通史体例,点线面结合”以及“语言严谨凝练,学术性高”的特点,由此也使历史教师面临着史料难理解、内容多碎难、重点不突出和趣味性不足的施教困境。课堂导入作为重要教学环节,必然承担着解决施教困境、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责任。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素质和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应对《中外历史纲要》(上)带来的挑战,使得历史课堂导入存在着未真正受到重视,导入质量不高、方法单一和缺乏创造性、趣味性的问题。精准寻找课堂导入切入点,既能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又能帮助缓解《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施教困境。教科书是课堂导入的重要依据,故每课皆有的“本课导入”栏目为切入点之一;《中外历史纲要》(上)融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故培养核心素养为切入点之二;针对《中外历史纲要》(上)内容多、范围广,宏大叙事、忽略细节的特点和不足,突出教学重点为切入点之三,补充历史细节为切入点之四;鉴于课文题目有点明主旨、概括全文的作用,阐明新课题目为切入点之五。为真正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每个切入点都要遵守其方法论要求,具体导入案例也要切实可行。历史教师应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导入,从以下四方面提升课堂导入效果。第一,发掘更多的课堂导入切入点;第二,提高课堂导入语言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第三,把握课堂导入设计的难易度;第四,教师应注重更新,提升“五力”,包括知识储备能力、教科书把握能力、课堂掌控能力、感知学生心理能力及教学反思能力。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其中第一、二、三学段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分别不低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对阅读量做出最低规定,旨在督促教师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当前阅读教学大多以单篇为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等问题已经引起广大学者与一线教师的重视。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
本单位软件测试团队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测试队伍,为单位软件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测试任务爆发性增长,现有粗放的考核办法已无法适应,同时通过与测试人员谈心谈话,绩效考核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一、现状及问题1.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员工关爱还需加强。
期刊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只有在领悟生物学的本质特征,对生物学概念达到深层次领会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这就要求教师抓住生物学重要概念,把概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学生接受科学课程教学之前,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客观世界和学科知识的看法,即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作为关键因素,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感知和思维过程,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催生出爆炸性和聚集性的信息含量。面对如今快餐化的文化氛围,大多数人流于对表面现象的关注而忽略了深度的思考。学生受此社会环境影响,导致对学习的专注度下降,而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在此矛盾之下,如何提高学生抽提主干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核心概念”成为备受教育者关注的话题。研究结合初中生物学学科的特点,探讨了基于核心概念的复习课教学,意在帮助学生高效构建“核
社会保障公共性重点指代其产品的公共性,是在立法下实行的公共事业,其中的项目具有一定公共性。本文以社会保障公共性为切入点,介绍了公共管理视域下社会保障公共性缺失的防范策略,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高我们对社会保障公共性缺失防范的重视程度。
无论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要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都表明我国教育处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阶段。显然,浅层学习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知识的快速增长,无法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应地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促进知识的迁移利用,发展高阶思维已成为学习理念中的潮流趋势,而深度学习与该理念息息相关。基于此
含能材料作为能够独立进行化学反应并释放大量能量的物质,在军事与民用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其中吡嗪类含能材料由于分子内存在富氮杂环结构且具有较大的密度与氧平衡,因此作为一类高能化合物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Reax FF-lg反应力场研究了LLM-105与ANPZ这两种吡嗪类钝感含能材料的分解机理,并分析了温度以及冲击波强度对含能材料初始分解机理的影响;同时讨论了摩尔比为2:1的LLM-1
锂离子电池基于锂离子(Li+)可以自由的在正负极间穿梭,因而也被称为锂二次电池。正负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最重要的部分,其中负极材料关系着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长以及能量密度等方面。目前,市面上应用比较广泛的负极材料为石墨,但是石墨负极材料理论能量密度低(~370 m A h g-1),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而硅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负极材料之一,因为锂硅结合机理是发生合金化反
学位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技术有了许多进步,对汽车的心脏部位-内燃机的工作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压供油泵作为内燃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关键机构,其对内燃机工作过程的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直以来,高压供油泵内部凸轮轴凭借其高负载能力、相对稳定的动静态特性已经在许多类型的车辆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凸轮轴部位的磨损将直接影响内燃机内燃油、润滑油的供给量,进而使内燃机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发生故障,因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