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强力关注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但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以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为前提,只有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了,农民才会有更多资金投入生产发展,从而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一句话归结起来,只要抓住农民收入增加这个“牛鼻子”,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增长速度较慢,与其它省(市、区)相比较,贵州农村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与自己相比,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矛盾日显突出,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贵州社会各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贵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解决其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可以促进贵州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还关系到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我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贵州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增收的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本论文立足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以农民增收为主线,通过大量实地调查数据及案例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农民收入现状,提出农民收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个是收入增速缓慢,另一个就是收入增长结构不合理,并从农业生产过程的“跟风”效应问题较为严重、贵州农村投入不足、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主要从解决农民的“跟风”效应问题、搞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搞好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培育农村第二、三产业、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引进和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和搞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等多方面为贵州农民增收提供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