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 HBT器件及电路热学问题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通信和移动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加速了人们对于毫米波器件和电路的研究。特别是21世纪以后,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InP HBT器件及电路在无线通信、雷达、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比于传统的Si基CMOS工艺来说,InP基集成电路由于其超高的截止频率,已发展成为射频和微波电路设计的重要选择。然而,InP HBT的超高的工作速度,使得其可靠性愈加被人们所重视,如热效应、电磁效应、空间辐射等。InP HBT的高功率密度容易导致器件及电路工作温度的显著升高。增加的器件结温会有以下两个后果:影响器件的电学性能;使自热效应更加严重,缩短器件寿命,影响其可靠性。特别是现代集成电路密度越来越大,功耗密度增大,导致片上温度升高,使得集成电路中热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对于超高速的InP HBT器件和电路的热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着重研究了InP HBT器件和电路的自热效应与发热机理,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介绍了ISE仿真中所用到的热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到InP材料热导率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通过MATLAB将InP材料热导率与温度的幂指数关系转化为仿真中需要的二次多项式形式,确定了仿真中所使用的InP材料热导率模型。通过建立InP HBT器件二维热力学模型对器件工作时内部热量进行了仿真。分析器件的焦耳热和温度分布,确定热源位置。(2)利用国际上主流分析方法-有限元方法,借助ANSYS软件建立器件的三维仿真模型。将材料热导率随温度的非线性变化考虑在内,根据第二章中利用ISE所建立器件二维电热模型,将InP HBT器件电子焦耳热峰值位置的仿真结果作为器件热源的位置加载在三维有限元模型中。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热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出InP HBT器件正常工作的内部温度分布细节。然后,利用该模型对影响器件结温/热阻的关键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减小InP HBT器件结温/热阻的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热学优化设计。(3)对一款InP HBT动态分频器进行芯片版图的温度分析。采用等效思想,将芯片版图转化为ANSYS里的三维电热模型,分析电路正常工作的温度分布细节,并从热学角度对电路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连翘有效成分延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及其对药物主动外排作用中耐药节结化细胞分化家族(RND)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明确连翘
通过喷雾及单小花滴注接种,田间弥雾保湿,对江苏省北部14个小麦主栽品种进行了赤霉病抗性鉴定,分析了赤霉病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麦抗赤霉病新品种选育和病害分析提供科
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3年门诊上报的中药及其制剂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及其制剂引致的
三公经费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工作的正常开展。然而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三公经费的浪费问题,使公共秩序受到危害,社会的信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等无线接入方式得到了迅速的蔓延和普及,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微课程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成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
本篇论文主要探讨了一个十位双模式电流驱动的数字模拟转换器(DAC)电路的设计、分析与实现。数字转换器可分为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在数字部分的设计是将六个高位元(MSB)转换
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巨大成功的启发,一种现场可编程模拟阵列FPAA(Field Programmable Analog Array)的新型器件被开发出来。该类器件与F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过程与方法”作为增补的一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让我们教师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一路走高的态势,水平之高、速度之快被称为“中国储蓄之谜”。探寻我国居民储蓄率高的原因,对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结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