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新型国际贸易分工体系形成。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使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跳跃实现产业升级成为可能。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改善了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环节,盈利能力低下,发展空间被锁定,亟待进行产业升级。本文以系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分别介绍了模块化的相关理论,利用数理模型分析了价值链模块化的动因。根据系统经济学的思想提出了价值链模块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在嵌入模块化价值链后产业升级表现出三个特点:资产专用性降低、交易不确定性减少以及交易频率增加,而在模块化网络中,模块的创新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模块本身的创新,二是模块之间联系规则的变化。而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模块的载体,我们能够推导出在模块化价值链中影响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外部关系的创新能力。我国在价值链模块化背景下基于技术能力构建的产业升级的路径,总共分为三个阶段:技术积累的OEM阶段、从OEM到ODM再到OBM、以OBM为最终目标。具体升级方式分别是构建产学研知识流动网络、选择性的承接国际外包模块以及非核心模块的外包转移。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我国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依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锁定状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的创新网络,同时来自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诸多压力严重阻碍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华为公司作为通信设备制造产业中的领导企业,其升级过程对我国其他装备制造企业的升级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