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认为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即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那会计发展到底是反映什么?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资源会计观,尝试给这一问题提供另一种答案。本文共分为六章。第1章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动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可能创新之处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第2章分析了资源会计观的理论基础,即资源经济哲学、资源价值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论。在第3章,本章提出了资源会计观。所谓资源会计观,是指以资源为研究视角,以资源为核心概念,以资源主体价值运动理论为主体理论,通过理性认识进而得到的一系列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总称。资源会计观认为与其说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不如说会计是一个资源信息系统;会计是基于人类对资源开发、使用时进行记录的需要而产生,通过对资源进行价值核算来满足资源主体的需要,进而满足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资源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以及资源价值运动形式的变化,导致了会计新领域的出现,一方面给古老会计注入了新鲜血液,另一方面给传统会计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资源的委托代理产生的受托责任日益社会化,而通过资源价值核算借以有效评估委托代理关系、解除受托责任,是会计满足现代经济和社会需要的另一重要特征。本章还提出了资源主体的概念,并构建了资源主体价值运动模型。资源主体概念的提出以及资源主体价值运动模型的构建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第4章到第6章,以资源会计观为指导,分别研究了会计对象理论、会计目标理论和会计基本假设理论。在第4章,通过对会计对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考察,本章认为会计对象应定位为资源价值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在第5章,通过对资源主体会计信息需求供给分析,本章认为会计目标应定位为如实反映资源价值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在第6章,以会计对象理论和会计目标理论为基础,以资源会计观为指导,提出了四项会计基本假设,即资源主体假设、资源价值运动假设、资源价值收益假设和资源价值计量假设。最后,由于知识结构以及研究能力的局限,文中肯定存在错误和疏漏,恳请专家、学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