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拉林河流域农业持续快速发展,流域内经济总量得到了增长,同时却不可避免的加重了拉林河的污染负荷,而城镇污水和工农业废水处理能力的欠缺,致使拉林河流域污染严重,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本研究的目的是为确保拉林河流域达到Ⅲ类水体,制定综合治理措施,保障下游的松花江流域达到安全水质。 通过详细考察分析拉林河基本状况,统计并分析拉林河流域水质监测数据,并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拉林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得到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氮与总磷对流域水质的污染状况。分析数据得到,支流污染和面源污染对拉林河整体水质的影响很大,是造成拉林河入松花江口断面水质超标的最主要原因。 之后,根据流域的水文情况,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拉林河流域水容量,运用控制单元水质目标、设计条件以及选择的模型,得到了流域的水环境容量。研究结果显示,拉林河全段水环境容量如下:COD为8.1万吨/年,氨氮为5596吨/年,总氮为4929吨/年,总磷为786吨/年。 通过对污染物入河量的不同区段的能力分析与拉林河理想情况下水环境容量计算来综合分析拉林河现有纳污能力。拉林河全段水环境余量:COD为3.8万吨/年,氨氮为1748吨/年,总氮为-2130吨/年,总磷为29吨/年。拉林河五常段现有入河污染源中总氮超标1575吨/年,总磷超标86.8吨/年;双城段现有入河污染源中总氮超标555吨/年。全段拉林河水体中总氮超标2130吨/年。 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工作,按照现有流域污染源排放方式和已规划污染源的排放方式,确定各控制单元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在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方案提出的基础上,根据对拉林河流域沿线水质、污染源等情况的调查结果,结合当前流域沿线的污染强度与最大水环境容量,制订了拉林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