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gu8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路面早期损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005年交通部开展西部交通科技建设项目--重载交通长寿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这一项目。本文以此项目为依托,对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 目前沥青路面的车辙主要是由中下面层沥青偏软而产生破坏的,因此很多高速公路在中下面层也使用改性沥青来提高抗车辙性能,因此增加了公路的成本。硬沥青具有软化点高、模量高、粘度高、抗剪切性能强、产量大和造价低廉等优点。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粘度,在某种程度上和改性沥青一样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抗高温永久变形能力,并且其造价相对改性沥青而言更低,因而应用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关于硬沥青的研究较少,所以有必要对硬沥青,尤其是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从实验上来论证硬沥青材料应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本文首先对AH-30硬沥青的沥青性能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高粘度、高软化点、低针入度等特点,各项指标值均能符合国外硬沥青的标准。 其次本文对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一系列的车辙实验,同时选用一般重交沥青AH-70和SBS改性沥青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车辙实验动稳定度次数均达到3000次/mm以上,说明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优良。再对三种沥青混合料进行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来模拟拌和老化和长期服务阶段路面老化,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数值在老化后更大,路面更硬。本文在车辙实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进行长期加载实验,以模拟长寿命交通下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知,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的长期高温性能优良。 本文还对同级配下的AH-30硬沥青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劈裂实验,浸水马歇尔实验,对混合料的开裂及水稳定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也是符合我国规范的。 最后本文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采用AH-30硬沥青的混凝土的路面车辙实验进行了粘弹塑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车辙实验进行对比,验证了这一模型的有效性,并使用这一模型对超载作用下(超载50%、超载100%)路面车辙进行了分析。本文对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一系列的车辙实验、数值分析的研究,分析了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差异,论证了采用硬沥青的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的优越性,评价了采用硬沥青的沥青混合料在重载交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的适用性;本文的研究将为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促进沥青路面车辙的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自然单元法是一种新兴的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无网格数值计算方法,其本质是基于自然相邻插值的Galerkin方法。它的基本流程是利用需求解点的自然相邻结点和二阶Voronoi胞来构
无粘结与有粘结混合双向预应力空心板梁结构体系是在借鉴普通预应力空心楼板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的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其楼板的制作是在有粘结配筋及孔洞预留的基础上,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实用的现代化管理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土木工程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先进之处在于网络计划优化,即运用优化原理去及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流日益广泛,我国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建设工程在规模和经济技术等全方位与
学位
钢筋混凝土(RC)柱是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之一,RC柱在地震中如果发生损坏将会带米灾难性的后果。国内外学者对于如何有效地提高RC柱抗震性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纤维增强聚
复杂结构是指受力复杂、施工工期长、施工过程复杂、并且施工过程对结构最终的内力和变形有很大影响的结构,主要包括高层、超高层结构和大跨结构等。随着建筑技术和国民经济的
学位
工程预制管桩凭借其施工方便,造价低,技术简单的优点在工程中被广泛推广应用。变截面管桩是在等截面管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管桩,即能发挥管桩在施工上的优势,又能兼顾地层特
近二十年来纤维增强塑料(fiber-reinforced plastic/polymer,FRP)以其轻质、高强、耐腐、抗疲劳等诸多优于建筑钢材的特点,在各国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工程。“表层嵌贴”(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