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终身教育的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新的要求,迫切要求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而目前中高职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习实训、考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沟通与衔接连不畅等问题。为了有效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探索衔接的途径,笔者基于工作的便利,以河北省两所中等职业卫生学校“3+2”护理专业毕业生,专职、兼职教师以及医疗卫生部门护理人才为调研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个别访谈、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两所卫生学校开展的“3+2”护理专业五年制培养项目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卫生学校“3+2”护理专业师资力量不能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其二,卫生学校培养高职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不科学;其三,卫生学校五年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其四,培养模式难以跳出中职的框架;其五,学生和社会认可度也不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卫生学校自我开展“3+2”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暂时之举,当前国家正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护理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应按照“中高职一体化”的思路来进行,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应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共同设计五年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定位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建立中职和高职联合开展“3+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第二,中高职分段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第三,加强院校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四,构建中高职贯通式质量评价体系;第五,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层次总体偏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相衔接、相协调,并不断优化结构,才能走向共同发展之路。本论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尽快取消卫生学校自我举办“3+2”护理专业培养模式,同时,也系统地设计了中职与高职联合开展“3+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对当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中高职“3+2”人才培养模式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