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原始农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十分有限,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迫于生计,我省剩余劳动力不得不离开家乡寻找其他就业机会,这便促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我省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关系到两千多万农民利益,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因此,实现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已经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认真对待。 本文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着眼点,系统分析论证了当前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转移过程中的阻滞因素和转移模式的选择,力求给出推进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对策建议。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是立足陕西省实际,借助问卷调查,分析了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二是分析了当前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滞因素;三是论证了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本文认为小城镇和第三产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具备独特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空前加强,农村地区边际利润率上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出了众多就业机会,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成为现实。因此,在大力发展陕西第三产业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者并举是消化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期战略。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主旋律。胡锦涛总书记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即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了人们生活领域的和谐,社会秩序的和谐,以及消费环境的和谐。和谐消费环境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题中之义。发展社
在两岸经济合作步入制度化轨道,台商大陆投资经历第一、第二产业热潮后,今后两岸经济合作的产业重点将会以服务业为主要领域。从大陆产业转型的角度看,台商服务业投资大陆也符合大陆产业转型需要。因此,如何吸引台资服务业投资大陆以促进大陆服务业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服务业的阶段不同其特征也有所区别,台商投资大陆服务业到达什么阶段,其区位分布如何变化,所导致的台资在大陆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如何?哪些是台
随着市场化条件的成熟,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同业业务不仅能够带来一定利润,还能合理规避监管。相较于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显得更加突出。但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主要是利用期限错配和加大杠杆来进行资产配置,这就导致了银行体系中积聚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2013年的“钱荒”事件,开始暴露了同业业务存在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在2016年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