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对电网脆弱性影响的评价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hash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与传统化石能源各种弊端的凸显,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但由于其具有多变性、间歇性、随机性,以及不易控的源动力和不稳定的输出性,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基于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电网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脆弱性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而电网脆弱性评价的目的便是找出网络自身的薄弱环节,以增强其安全稳定性,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因此,迫切需要对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电网脆弱性进行研究,以保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后的系统可靠运行。本文对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造成的电网脆弱性影响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研究。首先,归纳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脆弱性评价、电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相关研究内容,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进行了概述。其次,介绍了电网脆弱性的定义、分类,以及电网脆弱性评价理论,并根据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基本情况,从发电环节、输变电环节、配电环节、用电环节和调度环节五个维度对电网的脆弱性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建立了基于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电网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计算指标权重时,本文先后采用了粗糙集——粒子群优化的属性约简算法和基于条件信息熵的权重确定方法,使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客观,并将可信性理论应用于电网的脆弱性评价中,建立了基于可信性理论的电网脆弱性评价模型。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电网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西北某电网为算例进行分析说明,论证了电网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电网安全防御体系构建提供了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直接关系高校学生就业和成长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从几个主要的因素来探讨提高课堂效果、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如教师的精心备课、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采取适宜的课堂教学评价等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质量 民办院校    多年来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是,学生普遍对思政课热情不高,甚至有反感的情绪。例如
师德,为师之德。师德是一种专业素养,是一种教育资源,是学生成长的一种环境。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坚持慎独式的师德修炼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是提高师德修养和思想境界的客观要求,更是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现实需要。  一、理性看待师德期望  对“师德”的张望、期盼与议论,中国人千百年来从未停歇过。受几千年“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中国民众对教师普遍存在着程度各异的仰视心理。仰视的结果就是对方比自己高大,很自然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场革命,是我国教育再一次发展的号角。面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的德育工作究竟如何开展,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新课程的全面、正常、顺利地实施,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10月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还指出:“毫无疑问,学校
工程概况rn上桥抽水站工程始建于1973年,工程由抽水站、灌溉引水涵、芡河排涝涵、跃进沟地下涵组成,是一座灌溉结合排涝的大型泵站.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驼峰式出水流道,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