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旅居式乡村养老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34627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旅居式养老成为一种适合特定老年群体的新型养老模式,它兼有养老与旅游的属性。本文从景观设计专业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目前的旅居式养老问题,以环境行为学理论作为支撑,探讨城市老年人在乡村旅居式养老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分析他们与当地环境所产生的互动关系,并论述乡村养老公共空间设计方法。探索如何发挥乡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区位环境、气候环境等独特的优势,寻求适合城市旅居老年人养老的乡村户外公共空间设计方法。通过旅居式乡村养老地公共空间的构建来提升当地公共空间的服务品质,带动乡村公共环境的改善。本文选取面向部分城市老年人群的乡村养老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养老模式的深入研究,针对性地解决现阶段旅居式养老暴露出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对比旅居式养老模式与现有的养老模式之间的区别,总结出旅居式养老模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旅”和“居”。“旅”要求目的地应具有文化需求、自然环境需求、活动需求、劳动需求、心理需求等方面的属性,“居”要求目的地应具有居家感受、环境熟悉、出行方便、与邻交往、生活购物、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属性。“旅居式”与城市部分老年群体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近年来城市老年人一种新的养老方式——旅居式养老。笔者以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分析出城市老年人在乡村旅居养老的季节性需求特征、群体构成特征、空间需求特征、驻留时间特征及环境适应性特征等影响因素,从而为旅居式乡村养老的可行性提供支撑。在环境行为学理论的指导下梳理设计要点,制定调研方案,选取适合构建旅居式养老的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与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出城市老年人对乡村旅居式养老的需求特征,从而深入研究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养老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依据环境行为学中的“相互作用论”与“相互渗透论”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将旅居式乡村养老划分为宏观空间、中观空间、微观空间这三个空间层次进行设计实践探索,针对城市老年人乡村户外体验不够充分、生活习惯与乡村环境不适应、与当地景观缺乏互动等问题进行解决方案探索。在宏观空间研究方面,根据城市老年人需求与当地的周边环境特征结合环境行为学的宏观空间理论为指导,划定出适宜城市老年人的宏观空间范围,拓展了旅居式乡村养老区域体验新格局。在中观空间研究方面,以当地特有的乡土化风貌为基础,构建场地内中观空间的复合型关系和功能之间的相互渗透,结合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引发他们之间的交往互动行为,促进其共同参与乡村生活体验,从而满足城市老年人在乡村养老的活动多样性需求,以此增强他们与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在微观空间研究方面,依据环境行为学理论,完善微观空间的适老化细节,方便老年人的日常出行,形成灵活多变、往来互通的小群交往空间。从而使城市老年人与当地景观产生互动行为,形成偶发的交往场所,体现旅居式乡村养老的人文关怀。在以湘西州舒家塘村养老公共空间设计实践中,最终通过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空间层次的构建,形成旅居式乡村养老户外公共空间,希望通过构建乡村旅居式养老模式来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丰富养老方式,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正>以自编《青少年自我意识量表》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以广州地区城市和农村的648名中学生(其中初二321人,高一327人)为被试,探讨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社会
我国的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较为落后,这已成为阻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借鉴国外考古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未来我国实施文化遗产教育可从
<正>宁党办〔2014〕31号各市、县(区)党委(工委)和人民政府,区直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中央驻宁各单位,各大型企业:《关于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
必需脂肪酸是鱼类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对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参考了有关鱼类脂肪酸研究的资料对鱼类必需脂肪酸(EFA)的种类、需求量、营养生理功
卧式高压加热器的虹吸破坏现象不仅与高加本身故障有关,它的发生、发展与表象还与其他相关设备系统有关,尤其当控制系统与被控设备之间热力、电气等相互作用的机理变得越来越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仅仅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不足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这就为政府职能介入提供了经济学基础。从
因为算命先生对自己"面相"的否定,或者别人无心的一句评价,甚至对情感和婚姻丧失信心转而归咎于自己的容貌有问题,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在自己的外表形体,而是在心理。无论花多
英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监测运行机制已经比较完善,这一点可以从其监测主体、监测内容和监测流程三个维度窥见一斑。从就业状况监测的组织机构来看,完善的各级组织机构在监
为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满足生产运行,检修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做好厂区管沟设计优选方案,力求节约管沟用地,这是大型火力发电厂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