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需要在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协调与统一,只有把“经济-科技-环境-社会”四个系统纳入统一理论框架才能全面综合地探究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洞悉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本文以高质量发展复合系统耦合机理为基础,构建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体系,探讨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高质量发展指数及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4ZDB1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需要在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协调与统一,只有把“经济-科技-环境-社会”四个系统纳入统一理论框架才能全面综合地探究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洞悉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本文以高质量发展复合系统耦合机理为基础,构建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体系,探讨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高质量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性,并借助空间自相关模型、标准差椭圆以及重心模型深入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最后采用障碍度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识别影响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旨在为我国各地区持续协调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从高质量发展指数来看,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平稳型发展,但两极分化严重,东部省市发展指数较好;高质量发展经济、科技、环境、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均实现稳步提高,其中以经济、科技两个子系统增长变化最为突出。(2)从耦合协调性来看,研究期内我国高质量发展经济-科技-环境-社会四元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并未实现优质协调,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高质量发展协调性较强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3)从影响因素分析,高质量发展四元耦合协调主要受到经济和科技子系统的制约,其中对外开放、产出成效、环境承载力、基础设施是系统内部主要障碍因子;另外,政府干预程度、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外部因素对地区高质量发展影响显著。因此,根据高质量发展四元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差异,针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创新高质量发展系统化思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深区域合作与发展,切实协调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党和国家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上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擘画,深刻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一问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深刻阐述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执政基础。马克思主义
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在空间上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能源和粮食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我国的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而能源和粮食的重心却在北方,由此加剧产生水,能源和粮食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随着人口增长、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在空间分配不均以及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将水资源、能源和粮食三个子系统相结合,定量测算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水资源、能源和粮食间的关系,对促进资源
本文对方言短视频对地域文化的传播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对方言短视频,短视频平台应加以规范引导以及严格监管,使方言短视频在方言文化传播及区域文化传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厘清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的演化逻辑,能更好理解高等教育地方化背后的学理逻辑。结合中国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可检验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水平的非线性关系,描述以财政分权度为核心变量的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的演化逻辑。当财政失衡度低于阈值(47.8%)时,表示地方政府拥有较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调配能力,可能倾向于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水平,表现出竞争型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和学术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但尚未有研究系统分析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变革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学术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预聘—长聘”制度的引入、次级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精英学术劳动力市场饱和、海外学术劳动力回流的冲击等变革趋势。以入口—过程—出口理论模型为分析框架,结合访谈调查资料及各高等学校公开数据分析发现,上述趋势对博士生教育的入口、过
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面临的生态基础薄弱,能源路径依赖严重,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逐渐突出,定量评估经济与生态耦合水平,分析其空间网络特征并引入趋同俱乐部视角对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和俱乐部趋同理论基础上,基于2003-2019年黄河流域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从经济水平、社会水平、文化服务三个维度以及生态压力
表现性评价是国际上一种重要的教师评价方式,与我国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理念存在共通之处,但仍需审视其所蕴含的特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影响与潜在困境。在全球教育改革运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重逻辑中,各国要求提高教师的竞争性表现和教学效能,推动了证据为本和同质化的教师表现性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国际上教师表现性评价引起教师专业自主性的缺失,导致教师公共性的隐退,造成对教师灵魂、激情与热忱等不可被测量的人性品质的
教育活动包含教育和教化两个基本方面,教育指教育者提供教育支持,以促成未成年人在处理问题、经验和困难的时候转动自己的目光;教化的核心在于人与世界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教育过程和教化过程中包含着三种因果性,即教育的因果性、教化的因果性和方法的因果性;经典教育理论所区分的三种教育行动形式——管理的教育、教学的教育和咨询性的教育都可以从这三种因果性进行分析。在教育科学的实证研究中,这些基础理论层面的概念区分具
党的十九大会议首次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基于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文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42个三级指标。然后,使用熵值法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经济高质量
随着数据科学日益成为众多行业领域挖掘信息、辅助决策的方法与工具,新闻业也逐渐重视其在拓宽信息来源、辅助选题决策、提高传播效果等方面的优势。但是,数据获取的简单化、数据处理的浅层化以及对数据可视化的过度偏好等问题也制约了数据科学的专业优势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发挥。数据科学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为新闻业的转型、创新拓展了新的空间,而专业中的数据科学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新闻媒体既要重视其应用价值,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