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导师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中小学“导师制”是适应学生不同需要和个体差异的有效形式。研究如何做好中小学“导师制”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丰富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论文共分四章。 论文的第一章是概述。论述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框架与写作思路。论文界定了导师制与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概念,对班主任制与导师制进行了比较,明确了导师制是班主任制的有效补充而不是替代。 论文的第二章以湖州市南浔区为例,对“学生成长导师制”进行了实践研究。文章在介绍该区中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的试行德育导师制——试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全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等三个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该区在实践操作中制定的五项工作制度和一套管理机制,并以具体学校为实例,重点探讨了该区“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四种模式:隔代相居学生成长导师制、学业差异学生成长导师制、心理偏差学生成长导师制、生活指导学生成长导师制。 论文的第三章研究了“学生成长导师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通过实证调查,论文在探究“学生成长导师制”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导师的任职资格、实施的不平衡现象、运行模式的多样和导师的考核体系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扩大导师群体队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导师工作热情上提出建议。 论文的第四章重点探讨了如何构建新型的“学生成长导师制”体系。研究认为,构建新型的“学生成长导师制”体系,要在重塑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学校和教师两大层面入手。在学校层面,学校应搭稳学生成长的“脚手架”,要在奠定理论基础、健全导师制度、挖掘导师潜力的基础上,构建以导师为主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生成长导师制模式:在教师层面,教师要做反思型的实践者,教师应重新建构元认知和导师应对的策略,要从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四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现代评价理论认为,评价应着重于“导”。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新的课程评价观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
期刊
以绿色信贷为例,将政府、银行和企业看作一个绿色金融系统,探讨三方绿色金融发展博弈问题。考虑绿色商誉对绿色信贷投放和博弈主体收益的影响,构建微分博弈模型,分别考察分析
随着高速公路、城市立交桥和高架桥的大量兴建,很多桥面铺装出现早期破坏现象,桥面渗水问题相当普遍。设置合理的桥面防排水系统能有效减少桥面铺装的早期破坏,提高桥梁的耐
目的比较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数据分析研究目标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纳入且诊治的58例
矩阵交换器的电气性能十分理想。它具有输出频率不受电网频率限制等诸多优点。在矩阵变换器实现中的关键环节是获取电网电压相位。在电网平衡时传统矩阵变换器是基于过零点检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太极拳健身作用的研究综述,揭示了太极拳对不同人群所具有的不同的健身作用,指出了太极拳作为大众健身手段的必然性。
本期"历史理论"栏目发表(台湾)中正大学方志强教授的文章。方教授的文章主要讨论西方古代普世史的类型及其涵义。他指出,从古希腊史家埃浮鲁斯及波利比乌斯的"政治的普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