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迅速。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以前是利用FDI弥补俩大缺口:外汇和资本的缺口。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增多,现在我国基本不存在外汇和资本缺口,主要是利用FDI中包含的技术,增强吸收FDI溢出的效果。这样有利于我国技术的进步,也能促进我国产业转型。但是FDI的产生和吸收是有前提的,东道国必须具备引进FDI规模相适应的吸收能力。决定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技术存量、知识储备、基础设施和金融水平等。金融发展水平是东道国或地区吸收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和吸收效果。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善的金融体系一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充足的资本量;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本有效配置,为东道国的国内企业接受包含在FDI中的先进技术提供支持。因为不管是引进生产新产品的技术、加工技术或进行与使用新技术相关的机器设备购置,还是进行与引进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相关的人力资源提升,企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那些引进外资中高新技术的中小公司而言,金融市场的全面发展更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全要素生产率即TFP主要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生产专业化、组织创新等,本文研究FDI技术溢出的指标用全要素生产率表示。利用金融指标(金融中介发展水平、股票规模、股票交易额)研究其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渠道,并结合2000年-2014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考虑到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在各地区的差异性,将金融水平差异较大的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进FDI在我国不利于技术进步,但是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达到与该地区FDI规模相匹配的吸收能力时,才能促进吸收FDI技术溢出。我国FDI技术溢出在中部存在明显的副作用,东部和西部地区不明显。金融发展水平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正影响存在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