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近代文学特别是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蜚声海外。三岛事件震惊了全世界,对此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评价。三岛的行为属于典型的日本右翼,对三岛右翼的研究,有助于给三岛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定位,为研究三岛文学打开新的一扇窗。本论文通过综合分析三岛的成长经历、言论和行动、文学作品以及历史背景,并在明晰日本右翼的历史、特征和现状的基础之上,明确三岛的右翼形象,探究他走上右翼道路的深层原因和过程,以及三岛事件对日本右翼的影响。右翼指政治态度保守的团体或思潮,日本右翼源于神国日本的国粹主义,是建立在日本主义基础之上的与封建主义天皇制一致的社会思潮。三岛的右翼思想可以说是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早在他幼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右翼的萌芽。他出生于官僚贵族家庭,备受皇恩,深受拥护天皇思想的影响。而且就学的学习院,是为皇室培养人才的贵族学校,在此他接受的教育是以日本国学为中心的国粹主义教育。并且在结识了日本浪漫派之后,与其皇国思想不谋而合。战时,三岛畅游在自己的充满国粹主义和皇国思想的想象中,他甚至期待为圣战而牺牲的光荣的到来。然而战败使日本处于美国的操纵之下,国民精神缺失,传统文化面临消亡,对此三岛开始反思日本的命运,寻找救国道路。战后也是三岛创作的成熟期,在这些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他对时代的思考。三岛主张传承和发扬的日本的传统,即菊与刀的文化。他认为文化是一国之魂,而天皇作为日本历史和文化的统一的象征,必须是神格的天皇,因此他从文化防卫的角度提出文化概念的天皇制。然而要保护传统文化,必须依靠武道原理,所以他主张文武两道。安保斗争之后,三岛的右翼思想开始极具明显化,集中体现在<二·二六事件三部作>中。并且随着学生运动的高涨,三岛组织了自己的私兵团,开始筹划号召自卫队占领国会的改宪运动。三岛事件无疑给日本的右翼势力带来新的希望,之后三岛完全成为了日本右翼的使者,被日本的右翼团体纪念和膜拜。由此可见,三岛走上右翼的道路是必然的,但是他企图恢复战前神格的天皇制,是一个虚幻的梦想,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