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地的不断发展,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也逐渐被理论界所重视。产业集群相对于其他产业组织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集群内企业地理空间上的临近以及集群特有的文化环境,可以促进包括隐性知识在内的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提高技术扩散的速度和强度,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技术在集群内的扩散决定着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决定着能否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说,产业集群的产生和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技术扩散的过程,产业集群能够出现不同的类型,也是由于技术扩散的模式不同。因此,从技术扩散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考察产业集群技术扩散机制,对于从较深层次上把握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了解产业集群发展状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象有别于普遍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主要是针对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展开研究。所谓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指在改革开放以后,县域经济中在乡镇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批从事传统制造业生产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群。它们在某一县(市、区)地理区域内聚集,通过某种生产技术,进行产品基本无差别化的专业化、低成本大量生产,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范围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本文在对总结国内外已有的与产业集群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层次上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技术扩散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从技术扩散角度阐述了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以此为依据构建了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利用得到的相关结论对河北省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进行了实例研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总结了目前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