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颅底七穴”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oge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毫针针刺“颅底七穴”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就诊瘀血型偏头痛患者72例,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6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纳入治疗组、对照组,各组病例33例。使用卡方检验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内比较,观察针刺治疗前、治疗第1周后、第2周后、第4周后共4次观察点,疗程期内头痛症状消失均统计入无疼痛(0分),终止治疗。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对患者头痛天数、头痛程度VAS、VRS进行评估,分析临床疗效。治疗组针刺“颅底七穴”取穴:哑门、天柱(双侧)、风池(双侧)、完骨(双侧);对照组针刺取穴:阿是穴、丝竹空、率谷、太阳、风池、合谷、太冲、足临泣;配穴:阳陵泉、外关。结果:(1)头痛天数:结果显示治疗与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组在经过治疗后、头痛天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四周后、头痛天数相对比对照组较优,其差异(P=0.016<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患者头痛程度:两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于治疗四周后、头痛程度减少较优于对照组,差异(P=0.0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颅底七穴”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较优于对照组针刺取穴。(2)在课题进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针刺疗法在治疗瘀血型偏头痛方面疗效肯定,安全面副作用小,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日益深入的历史教学研究中,不乏对历史教科书的研究,研究的角度和方式各有侧重。历史插图无论是在历史教科书中还是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
最近20多年间,国内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为造纸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晨鸣纸业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同时拥有A、B、H三种股票的上市公司。造纸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迎来了高速发
为解决飞机附件维修部门难以获取组件BIT诊断信息,导致维修难度加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飞机组件故障信息提取装置。以FPGA和ARM控制器为主,配合外围模拟电路设计总线接
燃气供应与我们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生活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燃气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步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经过1994年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后,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工作正朝着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
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 spp.)是兼性厌氧的梭状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们是口咽部正常菌群,其生长需要二氧化碳[1]。此外,它们还是牙周疾病及动物咬伤所致的机会性病
柯坪塔格推覆体位于天山西南麓。新生代以来,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天山晚古生代褶皱和断裂构造重新复活隆起,并向南北两侧推挤,在前陆盆地中渐进式地形成多排褶皱-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