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语篇作为一种语言的交际形式,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倾向性,它并非如传统语言学所主张的那样不偏不倚地反映现实,这一点越来越受到现代语言学家们的公认和重视。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是自70年代末以来,由以罗杰·福勒(Roger Fowler)和纲瑟·克莱斯(Gunther Kress)等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学家发展起来的语篇分析工具,它主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旨在研究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多重关系。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建立在批评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它通过语言分析来展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运用批评语篇分析对诸如新闻、政治宣传、规章等进行批评阅读,其用意是揭示语篇中隐含的优势群体的权势和意识形态。硬新闻(Hard News)是一种典型的体现意识形态的新闻。本文以批评语言学和新闻宏结构(Macrostructure)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中美硬新闻中的意识形态倾向进行定性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不同文化的硬新闻宏观布局和微观策略上所反映的不同意识形态。本文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硬新闻体现了在语言的外壳下起作用的社会化的意识形态,它所隐含的社会化的意识形态来自官方,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体现,因此,硬新闻报道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对人们的态度和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在对英语硬新闻报道的研究做了简要回顾之后,介绍了批评语篇分析这一分析工具,并用此工具比较分析了美国和中国对同一事件报道的英语硬新闻各一篇。分析说明了意识形态隐含于语言形式的事实和不同文化的硬新闻反映不同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