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拱隧道,就是将两隧道之间的岩体用混凝土取代,或者说是将两隧道相邻的边墙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双洞拱墙相连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整体线型流畅、高效利用空间、避免大量挖填方、有利缩短工期等应用优越性被工程界广泛认可。连拱隧道跨高比大,施工工序繁多,对围岩多次扰动,中隔墙受力,压、拉、弯、扭、剪均有。而中隔墙稳定性关系到连拱隧道整体安全性。因此,深入分析模拟研究中隔墙的受力影响因素和力学特征,对连拱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于木匠沟隧道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根据实际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和施工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接着对不同中墙型式和不同施工方法下连拱隧道中墙的施工力学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实际工程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根据于木匠沟隧道工程概况和隧址地层情况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取与实际开挖工序相同的施工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目标断面收敛变形以及地表面沉降结果与现场监测相应项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值分析的可行性、可信度。(2)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对中隔墙位移、应力的影响研究采用三导洞法和中导洞全断面法两种施工方法,对曲中墙结构型式的受力特征进行研究,比较两种施工方法的优劣性及适用条件。(3)采用不同中墙型式对中隔墙位移、应力影响研究选采用直中墙和曲中墙两种断面形式,比较两种断面形式的优劣性及适用条件,为连拱隧道中隔墙断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调整中导洞全断面曲中墙开挖方法对中墙受力状态进一步优化经过四种模型的对比选择中导洞全断面曲中墙开挖方法,在原有的施工步骤上采取中墙一侧及时回填,分析中墙力学行为,进一步优化施工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