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型和福赛斯拟杆菌在牙周健康人群中的检测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斯拟杆菌是牙周、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疾病的可疑致病菌,它们在口腔环境中的定植是其致病的先决条件。定植于口腔环境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斯拟杆菌能通过龋坏、深牙周袋、牙本质小管、侧副根管感染牙髓根尖周组织。研究两菌在口腔环境中的定植情况,对于评估其在牙髓根尖周疾病的致病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两菌在牙周疾病患者口腔中定植情况研究较多,而对于牙周组织健康的人群研究较少。牙髓根尖周疾病不仅发生在有牙周病的患者,而且在牙周组织健康的人群也发生,因此检测两菌在牙周组织健康人群口腔中的定植情况,为进一步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斯拟杆菌在牙髓根尖周感染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基因型和福赛斯拟杆菌在牙周组织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提取72例牙周健康、无龋坏个体龈上菌斑,利用16S rDNA PCR方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斯拟杆菌,采用针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检测不同基因型(Ⅰ—Ⅴ)的分布情况。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44例(61.1%),其中Ⅰ型31例(70.5%),Ⅱ型1例(2.3%),Ⅲ型4例(9.1%),Ⅳ型3例(6.8%),Ⅴ型13例(29.5%),还有3例(6.8%)不能分类。31例(70.5%)只检出一种基因型,9例(12.5%)检出两种,1例(2.3%)检出三种。福赛斯拟杆菌的检出19例(26.4%)。PCR在检测口腔可疑致病菌过程中的作用值得肯定。牙周组织健康人群中能检测出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斯拟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Ⅰ型和Ⅴ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10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得到全面拓展和深化,2011年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于中国而言,是契机同样也是挑战,本文将针对双边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我国的应对措施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 东盟 自由贸易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十周年,十年间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
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牙髓构成,其中牙釉质不具备再生能力,牙骨质的再生有限,只有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终生都在进行再生。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牙本质过敏症的模型,用脱敏剂量的脉冲CO2激光照射,观察牙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成蛋白2(BMP-2)在不同时间段和部位的表
目的牙髓细胞是一类存在于机体的牙髓组织中,有多向分化潜能及自我更新能力的未分化细胞,也称为前体细胞,具备同其他组织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当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受到伤
目的研究自体颅骨外板、Medpor以及钛网修复窦腔开放性颅颌面骨缺损畸形的能力。方法取健康青紫蓝兔(Chinchilla又名金基拉兔)63只,随机分三组,每组21只。研究对象腹腔注射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