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的本性在于流通,股权分置最为核心的问题是违背股票流通的本质特性,使得股票供求关系失真,导致市场定价系统紊乱。价格发现功能丧失。
·流通股本规模显著影响股票价格,流通股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股价下跌。实证结果显示如果非流通股全部流通,则股市整体股价将下跌的区间为[一13%,一35.6%]。
·股票内在价值的定价因子是现金流和资本成本,股权分置不影响股票的内在价值。股权分置改革是公司权益资本的重新分配,不会改变股票的内在价值。
·股权分置改革会改变股票的供求关系,股票的市场价格会受显著的影响,相应价格的估值定价系统将发生改变。市场总体市盈率估值水平会由16.24将下降到区间[10.46,M.13],降幅为24.3%。
·实现股票合理定价的途径和手段有三种:一是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实行权益融资;
二是完善交易制度,推出做空机制:三是解决股权分置,实现全流通。而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股权分置使得股票的市场价格由内在价值、价格价值背离和流通权溢价三部分组成,市场价格先天就偏离其内在价值;中国不存在价值投资是因为根本没有办法来做价值投资,最终还是市场定价系统的问题。
·对价以流通权价值为计算对象,用以补偿未来流通权价值消失的损失,对价的实质在于消除股价中的流通权溢价部分。判断对价方案的优劣,并不在于对价的多少,而在于对价对于前期流通股价的不合理溢价的拟补程度,而在于对价支付后的流通股价,其估值水平是否已经合理。
·实际对价水平与业绩、非流通股本等因素都没有显著的关联性,这说明实际上决定对价水平的并不是客观标准,而更多的取决于人为因素,实际对价甚至已经和直接导致它产生的原因没有了任何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