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是决定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方面。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科学化、精细化税源管理的要求,各级税务机关都把加强税源管理摆在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探讨和研究如何加强税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税源管理的定义、特点、原则和税源管理的意义;其次,分析了税源管理的理论依据与影响因素;再以成都市地税系统为例,从税源管理实践的角度分析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漏征漏管、税源底数不清、税源管理力度薄弱、税源管理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税源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二是管理人员配备不够合理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三是户籍管理、税源分类管理、纳税评估等税源管理措施贯彻落实不到位,四是税源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五是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尚未建立。通过上述分析,最后笔者认为,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税源管理的要求,应从五个方面加强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一是提高税源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程度,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支撑作用。二是合理配备税源管理人员,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满足税源管理的人力资源需求。三是强化税源管理措施,促进税源管理的效能发挥。四是建立健全税源管理考核制度,考核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五是加强部门配合,推行综合治税,探索税源管理的有效途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税源管理理论,以成都市地税系统为例从税源管理实践的角度提出了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五个方面的原因,并对照原因提出了加强税源管理的五个方面的思路和途径。着重于从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手段、管理人员、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等方面查找原因和提出改进措施。在提升税收管理员综合素质方面倡导“把工作当事业去追求”为核心的税务文化建设观点,在强化税源管理措施方面提出了“大力推行纳税评估”的观点,在建立健全税源管理考证制度方面提出了“推行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制度”的观点,在综合治税方面提出了“推行以涉税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反馈为核心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的观点。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因本人在征管一线基层税务所的工作时间较短,在税源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方面还比较缺乏,因此对税源管理的问题和原因的分析还不够具体和深入。二是税源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要求较高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税收、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各方面的知识,对税源管理的分析也需要具备这些知识。因本人在这些方面的知识积累的欠缺和不足,在文章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准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