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反演就是由地震反射数据(通常还需要地质、测井等先验信息作为约束条件)获知地下岩性定量信息的过程。与地震振幅相比,反演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便于储层特征(如孔隙度和有效厚度)估算,可进行更精细的综合地质解释。另外,反演结果还有助于油气藏钻探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尽管地震反演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反演技术已趋向多元化和不断成熟化,并已在国内外诸多研究区的实际应用中获得成功。毫无疑问,地震反演技术是目前储层预测中最主要的定量分析工具。在油气藏勘探中,地震属性的实际运用使得地震信息的充分利用成为可能。地震属性分析就是以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含的信息,并结合地质、钻井资料,进行储层岩性及岩相、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分析。其流程大致如下:确定时深关系,做好层位标定;地震属性的提取取和优化;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主要从横向上定性分析沉积边界和储存识别问题。涪陵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东邻大池干气田、西邻大天池气田。据古地磁资料,长兴期四川盆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区,气候温暖潮湿。这一气候特征也是二叠纪生物礁广泛发育的原因之一。“开江-梁平海槽”东段发育有普光、黄龙场、高峰场等礁滩型气藏,西段也发现了元坝、龙岗等礁滩气藏,而涪陵地区长兴期位于“开江-梁平海槽”西段。2010年,兴隆1井在长兴组测试获得天然气日产量51.7×104m3。为了解该区勘探前景和认识礁滩体发育、展布特征,本论文依据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地质-地球物理结合为主线,在对区域地质背景充分了解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结合正演模拟技术分析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提取对储集体发育敏感的地震属性,与地震反演一起开展储层预测,最终对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有利勘探目标区。本次论文采用地质-地震相结合分析了长兴组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储层预测方法,即首先用敏感地震属性结合地震相分析刻画礁滩有利发育带,再开展波阻抗反演和伽马反演,在去泥质的波阻抗反演刨面上拾取礁滩储层,进而实现长兴组上、下旋回储层厚度的平面预测。综合波阻抗反演和储层厚度预测的成果,同时考虑敏感属性,并结合局部微幅构造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有利区带预测。在长兴组上旋回划分了5个有利区带,其中Ⅰ类2个,Ⅱ类2个,Ⅲ类2个;长兴组下旋回划分了4个有利区带,其中Ⅰ类2个,Ⅱ类2个,Ⅲ类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