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钼合金的制备及工艺与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稀土钼合金为研究对象,掺杂微量稀土氧化物Y203、La203,使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出稀土钼合金棒材,然后进行旋锻热形变加工,用以提高钼合金材料的致密度和控制晶粒尺寸,分析了稀土氧化物对钼合金组织及性能和塑性变形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本论文的核心目标是使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稀土钼合金,通过不断改进制备工艺,掌握合适的工艺参数,探索出制备稀土钼合金最佳的工艺过程。系统地研究烧结工艺、掺杂稀土氧化物工艺、热形变工艺对钼合金组织结构及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理及相关影响因数。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稀土钼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屈服强度,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稀土钼合金金相组织及断口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综合结果对掺杂稀土氧化物提高钼合金强韧性的微观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钼合金烧结体的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提高,温度高于1950℃时,密度增加不明显,同时烧结体密度随着烧结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烧结时间大于2h时,烧结密度变化不大;烧结温度1950℃,烧结时间2h是最优化烧结工艺;添加微量稀土氧化物后,Y2O3、La2O3颗粒主要以球形或等轴状形式存在并主要分布在晶界上,能有效抑制钼合金晶粒长大,使晶粒分布更加均匀,而随着稀土氧化物含量的增加,钼合金密度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钼合金断口从完全沿晶脆性断裂,转变为含有少量穿晶断裂的混合断裂方式;优化旋锻保温温度为1400℃,钼合金晶粒沿变形方向拉伸,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粒逐渐纤维化,晶界交错结合。热形变加工处理后,掺杂钼合金通过细晶强韧化和第二相粒子强韧化的混合作用下,不仅强度提高,而且韧性还能得到改善。变形量为60%时,Mo-1.OLa的密度大于或等于10g/cm3,相对密度达到98%,弯曲强度达到1231.9MPa,是未旋锻加工钼合金的2倍。
其他文献
随着污泥问题的愈加严重,各种原位污泥减量技术应运而生,其代表工艺为好氧-沉淀-缺氧(OSA)污泥减量工艺。本课题研究一种新型污泥减量技术,其是基于对OSA污泥减量技术的改造和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城际铁路是连接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由于城际铁路自身的功能特点,修建时车站要尽量靠近集中居民区,因此线路在穿越城区时往往需要修建大量的铁路桥梁,用以解决对居民区和道路
被动采样技术(Passive Sampling)通过连续采集某段时间内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来客观地反映一定时间内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情况,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监测方法。重金属类污染物由于
水资源的短缺与水污染的严重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多重压力使得城市水环境承受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增强材料,碳纤维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能源、交通和体育器材等多个领域,其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影响纤维强度的关键因素。在众多碳纤维前驱体中,聚丙烯腈(PAN)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