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间的正相互作用是指生物体之间的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害的相互作用,著名的胁迫梯度假说认为正相互作用往往在严酷环境中占主导地位。泥炭地通常是以泥炭藓(Sphagnum)为优势植物的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严酷,是验证胁迫梯度假说的理想场所。气候变暖、氮沉降和干旱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三个突出问题,正在改变泥炭地寒冷、贫营养和淹水的环境特征,严重威胁着泥炭藓的生长。本研究通过野外和室内实验相结合,以大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尖叶泥炭藓(S. capillifolium)和喙叶泥炭藓(S. fallax)3种泥炭藓为主要实验物种,选择长白山地金川、哈泥、园池和赤池4处原始泥炭地为研究地,构建苔藓植物群落,研究海拔增加和水位变化对泥炭藓生长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室内施氮实验,探讨氮沉降对泥炭藓生长及植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尝试验证胁迫梯度假说,深入揭示苔藓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机理。研究得出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增温仅影响丘上种高度的生长,而对三种泥炭藓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其中,尖叶泥炭藓和大泥炭藓高度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喙叶泥炭藓生长主要受水分胁迫,温度的升高不能缓解水分对其生长的胁迫。(2)水位下降抑制泥炭藓的高度生长。高度下降可以缩短头状枝与水位间的距离,利于植物体获得水分,可见,抑制高度上的生长是泥炭藓对水位下降的一种适应机制。(3)施氮增加泥炭藓对氮的吸收,但未对尖叶泥炭藓和大泥炭藓的生长造成显著影响,仅适量氮肥有利于受氮限制严重的喙叶泥炭藓的高度生长,但当氮肥浓度继续增加时,对喙叶泥炭藓生长的促进作用又会消失。(4)实验在温度胁迫和干旱胁迫梯度下很好地证明了胁迫梯度假说。以喙叶泥炭藓为邻体时,尖叶泥炭藓与大泥炭藓所受竞争作用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弱;尖叶泥炭藓与大泥炭藓种对间正相互作用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同时,尖叶泥炭藓和大泥炭藓的种对在高低水位条件下均存在显著正相互作用。(5)生物相互作用的净结果依赖于物种特性和资源可获性。施氮未能改变泥炭藓间种间相互作用,泥炭藓能通过降低高度、增加枝条等行为特征适应新环境,以保持养分获取方面的优势。(6)增温、干旱和氮沉降等环境的变化,不仅会抑制泥炭藓单种群藓丘的生长,而且通过加速泥炭分解等作用影响植物间相互作用,间接改变群落物种组成,影响微地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