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中央官僚的地域构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anzi84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唐末纷乱,五代诸强均未能统一中国,唯赵宋王朝完成相对统一并延续国祚三百年。赵宋能有此成就,原因之一在于对各地的有效整合。诸多层面的整合中地域观念的整合占据了一席之地。观念本身是一个过于抽象的概念,因而本文以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为依托,对赵宋王朝所推行之地域观念整合过程进行考察,即北宋前期三朝中央官僚地域构成的演变。本文从宋初三朝中央官僚之籍贯入手,首先考察了三朝不同时期中央官僚地域构成的变化,进而对引发诸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考证;其次对不同时期中央官僚的主要升迁途径、当时最普遍的入仕方式及造成各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考察;最后针对不同时期中央官僚地域构成中所表现出的若干特点做出深入剖析。自宋太祖到宋真宗三朝,中央官僚的地域构成变化极大。宋太祖时代北人独大,基本没有南人参政;宋太宗时代,中央官僚的主要来源地依然是北方,但以降官及其子弟为主体的南人逐渐以不同方式进入中央官僚之列;宋真宗时代,北方中央官僚群体渐呈衰落之势,南人则有崛起之状。上述变化不仅是各地域间通过中央官僚规模这一具体表现形式所进行的博弈,更是国家对不同地域势力吸收和整合过程的体现。换言之,即北宋从外在形式上统一各地后,在内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整合与统一。正是因为北宋较好的完成了精神、文化与权力等更深层次的融合与统一,其统治在某些层面才‘更加稳固与持久,没有重蹈此前五代王朝之覆辙,立国不久便被取代。就此层面而言,本文之研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此外,本文从历史时段和地域空间两个角度,对宋初三朝中央官僚群体形成与存在的历史背景、现实环境等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析,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考证,这些工作可能对于某些历史事实的考订有所裨益。最后本文以传统的历史学、文献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侧重于史料的选择与甄别、历史过程的阐述与再现,探讨宋初三朝中央官僚群体在籍贯、升迁、地域集团等诸多层面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力图从实证中提取观点和认识,努力“于史实中求史识”,以求对宋初三朝中央官僚群体的若干变化、及当时若干地域观念的流变与地域整合的过程有所认识。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两个年令组的59名男女地掷球运动员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笔者认为,地掷球运动是一项运动强度较小,运动量适中的有氧代谢项目,对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有良好的作
日本民族构成复杂。除包括北方虾夷在内之少数"原住人"外,主要由外来之"渡来人"组成。其成份以来自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为主,尚有部份来自南洋群岛。有充分材料表明,自从殷王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农村劳动力以流动而非转移的形式进城就业,这一特征直接导致了农村存在大量留守儿童。本文以家庭教育为着眼点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提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沉井施工以其占地小,施工深度深,工程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欢迎,其施工技术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在施工中常常会遇到由于制作和下沉过程中的施工措
采用单轴式声悬浮方法研究了环己烷液滴的蒸发过程,发现环己烷液滴的蒸发可以使自身温度降至熔点以下并发生凝固.高速摄像实时观测表明,环己烷晶核开始形成于液滴赤道附近,并
马克思恩格斯工人阶级经济斗争观有一个形成和发展完善的过程。早期,马克思恩格斯不主张工人进行没有成功希望的经济斗争。随着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他们重新评价了工人经
以聚醋酸乙烯酯(PVAc)为配体,与CuC l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PVAc-Cu(Ⅱ)配合物。合成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以2 h为宜;用电导率法得出PVAc-Cu(Ⅱ)配合物中金属离子
为获得奥尼罗非鱼侧翼MSTN基因的3’未知序列以完成奥尼罗非鱼MSTN基因全序列的克隆,采用反向、巢式、降落等3种PCR技术对该未知序列进行克隆,对克隆到的序列进行测序,并与已
本文根据2011-2014年对吉林省龙湾国家森林保护区内的金川泥炭沼泽湿地水位动态的观测结果,分析了枯水、平水和丰水年不同降雨强度下湿地水位变化及其特点,并利用分布式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