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网络传输技术为目前网络上共享资讯之主流方式.对个人而言,电脑间直接沟通与共享资讯而不需透过服务器,达成互助与共享,可将网络资源整合与累积;对企业而言,利用P2P技术所产生商业模式之多样化,亦令人叹为观止.此种网络传输技术之发达,使网络使用者得任意将数字化作品复制、发行于网络上,危及权利人权利之保障,在无法确保数字化作品能被有效保护前,作者在网络发表作品之意愿可能会降低.P2P技术的发展,因而也代表了一个新的法律问题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互联网上侵犯版权的方式在不断翻新,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版权法律保护制度再次面临技术挑战.因为回顾历史,每一次新的传播手段的出现皆引起了版权问题,如复印机的出现、家用录像机的问世.故剖析其技术架构,了解其核心运作体系,进而研究并借鉴各国对这一问题上的处理态度,在如何制定或调整对这当今所面临的新的法律问题上的版权法律保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该文即就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当中,特别是P2P网络传输技术涉及的版权问题,给予一个明确的定位,试着去了解并定义数字化作品的概念及其特性,同时解释数字化作品的扩散与网络易接近性的增加所伴随的版权侵权问题与国际上的立法趋势,以及世界各国的因应.透过描述对P2P技术的发展背景,将以其系统架构及其运作模式的不同加以分类,分别导入美国之相关实际案例当中来探讨个别的P2P模型与版权问题的关系.同时分别探讨P2P使用者-下载者、发行者与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以了解当今版权制度在规范P2P技术当中的难点与应克服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对P2P开发商应如何尽量在开发阶段当中了解并避免其产品被指控侵犯版权做出了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