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粉和大豆分离蛋白混合替代鱼粉对黑鲷幼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用肉骨粉(MBM)和大豆分离蛋白(SPI)替代鱼粉对黑鲷幼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试验配制了6种等氮等能饲料,用大豆分离蛋白和肉骨粉以1∶1的比例配合分别替代0%(Diet1)、15%(Diet2)、30%(Diet3)、45%(Diet4)、60%(Diet5)和75%(Diet6)的鱼粉,在Diet2-6内添加必需蛋氨酸(Met)、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使其和Diet1一致。室内流水养殖8周,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平均体重6.00±0.15g,一天投喂两次。结果表明:MBM和SPI替代鱼粉对黑鲷幼鱼的成活率并无影响,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黑鲷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显著降低,Diet5和Diet6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Diet1)(P<0.05)。摄食率(FI)、饲料效率(FER)、蛋白质效率(PER)和蛋白质生产效率(PPV)随着MBM和SPI替代比例的增加而降低,Diet5和Diet6组摄食率显著降低(P<0.05),Diet4-6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Diet1(P<0.05),Diet6组蛋白质生产效率显著低于Diet1-3(P<0.05)。干物质的粗蛋白消化率同样呈现降低趋势,Diet5和Diet6组干物质消化率、Diet6组蛋白消化率显著低于Diet1和Diet2(P<0.05)。肝体指数(HSI)和肥满度(CF)并不受试验处理的影响(P>0.05),但腹脂率(IPR)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降低,Diet6组腹脂率显著低于Diet1-3(P<0.05)。   随着肉骨粉和大豆分离蛋白混合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鱼体水分含量升高,Diet6显著高于Diet1和Diet2(P<0.05)。粗脂肪含量随着混合蛋白替代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其中Diet5和Diet6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肌肉水分变化趋势与全鱼水分相同,当替代量达到75%时,两者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全鱼粉组(P<0.05),Diet6组粗脂肪含量组显著低于Diet1-4(P<0.05)。肉骨粉和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对黑鲷幼鱼全鱼和肌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各试验组肌肉总氨基酸(∑AA)、总必需氨基酸(∑EAA)和总风味氨基酸(∑FAA)含量与对照组均无差异,但Diet6组肌肉(∑AA)、(∑EAA)和(∑FAA)含量显著高于Diet2,除Diet6组Met含量显著高于Diet1,其它各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   各试验组间黑鲷幼鱼血清总蛋白(TP)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血清甘油三酯(TG)随着蛋白替代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总胆固醇(T-CHO)则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随着蛋白替代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胃蛋白酶活性随着蛋白替代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而幽门、前肠及中肠的蛋白酶活性并无显著差异。   由实验结果可知,肉骨粉和大豆分离蛋白可作为黑鲷饲料的有效蛋白源,且1∶1混合的MBM和SPI可替代45%的鱼粉而不影响黑鲷幼鱼的生长,而替代30%的鱼粉不影响其饲料利用。
其他文献
池塘底质土壤矿化释放的养分补给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和渔产力的高低,因此,研究土壤对水体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贡献和影响对因地制宜发展渔业生产,保持水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獻资料法、数理分析法对四川师范大学(文中简称川师大)晚上参与体育锻炼学生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通过分析该情况对川师大的体育课提出建议,以此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关键词 体育锻炼 体育课程 大学生体质健康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乌鳢(Channa argus)和斑鳢(Channa maculata),同属鲈形目(Perciformes)、鳢科(Channidae)、鳢属(Channa),是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具有肉鲜味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易养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