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退休教师社区养老研究——以S高校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高龄化、空巢化形势严峻,失能半失能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现代化的发展和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衰弱,而机构养老发展又参差不齐,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因而探索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迫在眉睫。现阶段,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使老人能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满足日益多样的养老需求。但社区养老方式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我国老年人养老值得研究。  本文以S社区退休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抽取140位退休教师组成样本进行实证调查。笔者围绕日常生活照料、健康医疗保障、精神文化娱乐和自我实现四个层面考察退休教师的养老需求及满足现状,发现退休教师养老意愿中选择社区养老的比例较高,加之他们有条件享受社区养老服务,因而更要大力开展社区养老以满足退休教师的养老需求。然而实际上,S高校退休教师社区养老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社区养老服务主体职能错位、社区养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养老方式尚未得到确立、社区养老专业工作人员缺乏以及退休教师自我实现平台缺乏等。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明确社区养老责任主体、完善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大力倡导社区养老方式、培养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打造退休教师自我实现平台等,希望能为高校社区养老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农民合作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合作的行动选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要探讨的问题是:宏观的社会结构是如何在无形之
妇联组织是中国群众基础最广、组织结构最完整、社会影响最深远的妇女组织,同时也是唯一一个依托政府行政建制设立的组织。妇联组织与政府之间的特殊联系使得其工作深受其性质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尤其是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人口流动频繁,传统孝文化受到冲击,延续几千年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被削弱,农村养老
国内有关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已经很多了,但是关于农民工子女的研究就相对要少一些,而其中的主要研究也大多集中于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关于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
混合现实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进展,受到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引发了在教育、医疗、游戏等各个领域对未来的展望.混合现实旨在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由于其视觉
一直以来,贫困始终是威胁世界各国和谐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1978年至今,中国扶贫开发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物质扶贫到精神文化扶贫、从实物资助
福利院作为公益性单位,是专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庇护的特殊场所。福利院员工职业认同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也关系到福利院管理与服务水平以及弱势群体的身
站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上,Google、IBM等国际巨头公司已经将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金融产品的方方面面,国内金融行业也逐步开始在各项业务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职业性别隔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对性别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对职业性别隔离现象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并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但已有的研究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