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国家对于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央直接将人民健康确定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富强的重要标志。为了分散群众因疾病所带来的经济风险,维持民族正常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为了促进人民健康,实现国家昌盛和富强,我国进一步推动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制度整合之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有的不良现象,突显出了社会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但是这种公平性表现在新制度与旧制度的纵向比较上,而非新制度在不同地区实施状况的横向比较上。相反,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欠发达地区居民的社会健康保障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甚至因为对新制度了解不足等因素的存在,我国部分欠发达地区还出现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下降的现象。这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因而值得深入研究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广西P乡为研究个案,结合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等理论基础,对城乡医保整合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民参保率下降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内容重点探讨了P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和居民参保现状,分析了导致该地区居民参保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参保率下降问题的建议。研究结果发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逐年下降的问题在P乡确实存在,从历年数据上直观体现出来。这一问题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源于老百姓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偏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强、政府关于制度的宣传不到位、参保群体存在结构性失衡等。为了解决参保率下降问题,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健康保障水平,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做出改进,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险待遇,强化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调整优化参保群体结构,加大政府的制度宣传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