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ney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以接受理论来分析译者在文学翻译中扮演的角色。本文认为,翻译过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译者对原语文学作品的理解、解读阶段;第二,译者构造译语作品的阶段;第三,译者修改、评论译语作品的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译者的角色各不相同。在第一阶段,译者主要是读者;在第二阶段,他是作者;在第三阶段,他则是评论者。因此译者身兼三职,充当三位一体的角色。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文章首先引进了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理论;第二章,文章分析了译者三位一体的角色,并构建了较为合理的翻译过程;第三章,分析了影响译者作为原文读者的各种因素,并指出只有最大程度的视野融合是可行的;第四章,文章又分析了译者作为译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关系,以及译者是如何构造文学作品的意义,文章认为译者在构造译文时,必须考虑读者,同时,文学作品意义的构造主要在于文学性的确定;第五章考察了译者作为评论者的角色,他以译文读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译文。最后,文章对译者的基本能力进行界定。 最后文章得出如下结论:(1)由于译者的介入,完全视野融合是不可能,只有最大程度的视野融合才是可行的;(2)名著在不同时期的重译应受到鼓励;(3)合格的译者应具有语言、文化和文学的三方面能力。 本文的基本出发点是以读者为中心。
其他文献
介绍辐射固化的产业基本结构和产业价值链。对全球高速发展的辐射固化企业进行了概述,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原材料生产企业,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生产企业,以及UV和EB的设备
在以往的中日研究中,分别研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趣味”和作品《中国游记》的占据多数,从《中国游记》来看芥川的“中国趣味”的发展变化这一研究视角至今未曾发现。横跨中国旅
针对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水文地质条件不明或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综合应用集岩土工程勘探、水文地质测试、周边环境沉降监测、孔压水压测试、土体分层沉降测量等技术方法于一体的基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进一步查明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下水控制风险及可能诱发的周边环境变形。这些可以为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该论文旨在论述"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及其相关作品.其笔下塑造的一些人物体现了"迷惘的一代"的特质,如《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杰克及勃莱特,《永别了,武器》中的弗雷德里
本文以荣格的人格理论为基础,探讨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中主人公保罗的人格成长的整个历程。  本文从三方面讨论其人格发展历程:保罗的荣格式原型、保罗的个性化和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