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子宫球蛋白相关蛋白1(UGRP1)在格雷夫斯病(GD)患者甲状腺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GD患者碘131(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38例拟行131I治疗的GD患者,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时间、治疗前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放射碘治疗剂量等临床资料,131I治疗前每例患者接受甲状腺穿吸细胞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甲状腺细胞中UGRP1的表达,根据UGRP1的表达情况分为UGRP1阳性组(20例)和UGRP1阴性组(18例),不干预治疗过程,131I治疗后12周随访甲状腺功能,分别计算UGRP1阳性组和UGRP1阴性组的甲减发生率。进一步分析年龄、体重指数、病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间、治疗前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抗体、UGRP1的表达、放射碘治疗剂量等各因素与GD患者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GD患者甲状腺细胞UGRP1表达情况存在差异,38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甲状腺细胞中UGRP1阳性表达,阳性率为52.6%,而18例患者甲状腺细胞中UGRP1阴性表达,阴性率为47.4%。2、UGRP1阳性组与UGRP1阴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间,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放射碘治疗剂量等因素差异无显著性。3、GD患者131I治疗后12周随访甲状腺功能,其中UGRP1阳性组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率75%;UGRP1阴性组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率3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GD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间,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放射碘治疗剂量等因素与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UGRP1在GD患者甲状腺细胞中表达情况存在差异,提示UGRP1的表达情况与GD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需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2、GD患者UGRP1阳性表达组采用131I治疗甲减发生风险较阴性表达组高,提示UGRP1的表达情况对GD患者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风险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3、GD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间,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放射碘治疗剂量等因素与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