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雷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学者,他在美术、音乐、教育等方面都有独特而深刻的见地,在他与此相关的诸多作品中,很多见解在如今看来仍具有超前的意识,他所翻译的三十四部法国经典名著更是为国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由于傅雷先生在法国文学翻译领域上成就的非凡,例如他的关于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丹纳等法国名家的经典著作译文长期以来流传广泛,鲜有人超越,以至于傅雷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某种程度而言被忽略了。纵观傅雷的一生,尤其在教育方面,虽然他并没有关于审美教育方面的完整而系统的理论著作,但他把两个儿子分别教育培养成为当代国际钢琴大家和中学特级英语教师。从这两个真实的事例上可以看出,傅雷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在教育方法上是非常成功的。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傅雷的次子——傅敏将家信整理出版,这部家信集的发行也让广大读者感受到了傅雷为人父自然而浓烈的爱子深情,同时也看到傅雷对自己的国家、对民族以及对自己的血脉同胞何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广大读者对《傅雷家书》的热爱与推崇也超出了这本书最初出版的预期,以至于《傅雷家书》在出版发行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一版再版,持续热销。书信中傅雷先生是以一个平等的艺术工作者与艺术工作者交流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和傅聪、傅敏等讨论艺术,以激发他们对艺术的感想与理解;他通过创设具体的艺术场景培养子女对艺术的热爱和准确的表达;由于傅聪生活在异国,他非常注重引导傅聪思考中西文化、自然和艺术的魅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反复强调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具有的高尚情操,他让傅聪时刻牢记“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的美育思想与审美教育实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一定的价值,是我国美育史上不可多得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