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胺三唑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3545197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病情顽固且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大多伴随终生,对人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其临床表现以红斑、丘疹、鳞屑为特点,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KC)过度增殖,真皮炎性细胞浸润,真皮乳头部血管扩张。其独特的表皮棘层肥厚和角化不全,为典型的银屑病皮损特征,是由KC的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造成的。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中涉及到大量的细胞因子,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2及IL-23等细胞因子是已明确的非常重要的免疫介导因子。迄今银屑病尚缺乏非常满意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多,长期使用不良反应严重。而近年来针对细胞因子的抑制剂虽疗效肯定,但费用高昂,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因此,研发新型的疗效高、选择性高、不良反应小且少、成本低的抗银屑病药物意义尤为重大。羧胺三唑(carboxyamidotriazole, CAI)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多项研究证实为一种非细胞毒类的钙离子拮抗剂,在体内外模型中均表现出抑制多种肿瘤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并能够抑制血管生成。本课题组的前期结果表明该药物有显著的抗急、慢性炎症作用,且能抑制TNF-a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综合以上背景,我们推测:羧胺三唑可能对银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此,本课题主要针对羧胺三唑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开发新型抗银屑病药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细胞增殖实验:采用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和CCK-8法检测CAI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及人胚胎皮肤成纤维细胞株ESF细胞的增殖影响。建立小鼠巨噬细胞样细胞株RAW264.7细胞与HaCaT细胞的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法观察巨噬细胞是否影响HaCaT细胞的增殖及CAI的抗增殖效应。2.细胞凋亡实验:采用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与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法分别检测CAI对HaCaT细胞的凋亡及早期凋亡诱导作用。3.细胞周期分布测定实验:采用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AI对HaCaT细胞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4.细胞分化检测实验: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AI对HaCaT细胞分化相关的多种分子标志mRNA(总苞蛋白、Ⅰ型谷氨酰胺转移酶、角蛋白10、兜甲蛋白、丝聚合蛋白、ΔNp63亚型)及蛋白(Ⅰ型谷氨酰胺转移酶、ΔNp63亚型)表达的影响。5.动物模型实验:采用常用的抗银屑病药物筛选模型——鼠尾鳞片表皮模型检测CAI对颗粒层细胞生成的影响。通过初步的药效学评价,观察CAI是否有改善银屑病角化不全的作用。在上述模型中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排泄及精神状态),初步观察CAI的不良反应。参照国家2008版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皮肤刺激实验要求,检测自制CAI软膏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的刺激强度。探讨CAI发展为局部外用制剂的初步可能性。研究结果1.细胞增殖实验:1.1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结果显示10、20、40μM的CAI分别作用24、48、72h,均能显著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且呈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CCK-8法结果显示CAI(2.5、5、10、20、40μM)分别作用24、48、72h,均能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活力,且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1.2CAI(2.5、5、10、20、40μM)作用72h后,对HaCaT及ESF细胞的增殖活力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的CAI(2.5、5μM)对ESF细胞的增殖基本无影响,当CAI浓度≥10μM(10、20、40μM)后能显著抑制其增殖。而CAI作用HaCaT细胞72h后,即使2.5gM的低浓度CAI亦能显著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表明与ESF细胞相比,低浓度的CAI(2.5、5、10μM)对HaCaT细胞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1.3RAW264.7细胞经不同的药物诱导24h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经LPS(1μg/mL)诱导过的细胞大多伸出伪足,形态发生很大改变。CAI和LPS共同孵育组只有少数细胞伸出很短的伪足。提示LPS能诱导RAW264.7细胞的活化,而CAI则能部分阻断LPS对RAW264.7细胞的激活。LPS直接作用于HaCaT细胞,并不影响其增殖。RAW264.7细胞无论是先经LPS诱导24h后再与HaCaT细胞共培养,亦或是在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经LPS持续诱导,都不直接影响HaCaT细胞的增殖。并且LPS以及经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均不直接影响CAI对HaCaT细胞的抗增殖效应。2.细胞凋亡实验:碘化丙啶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CAI(5、20、40μM)分别作用24、48、72h后,只有高浓度的CAI(40μM)对HaCaT细胞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且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而低浓度的CAI(≤20μM)对HaCaT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不明显。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法检测早期凋亡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CAI(20、40μM)分别作用24、48h后,只有40μM CAI能显著诱导HaCaT细胞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而20μM CAI仅在作用24h时显示对HaCaT细胞的早期凋亡有诱导作用。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基本一致。3.细胞周期分布测定实验:碘化丙啶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CAI(5、20、40μM)分别作用24、48、72h后,随着CAI浓度的提高,HaCaT细胞在Go/G1期的比例明显升高,而S期比例显著下降,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表明CAI对HaCaT细胞的细胞周期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并主要将细胞阻滞在Go/G1期,且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关系不明显。4.细胞分化检测实验:RT-PCR结果显示, CAI(20μM)作用12h后,能显著降低HaCaT细胞中分化相关的分子标志Ⅰ型谷氨酰胺转移酶、总苞蛋白、兜甲蛋白和ANp63亚型的mRNA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0μMCAI作用48h后,⒈型谷氨酰胺转移酶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而ΔNp63蛋白的表达水平没有改变。提示CAI有调节细胞分化、改善异常分化作用,可能能改善角化异常。5.动物模型实验:5.1鼠尾鳞片表皮模型的表皮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理盐水组和PEG组颗粒层细胞少,有缺失。阳性药物甲氨蝶呤组和CAI高剂量(30、40mg/kg)给药组颗粒层细胞较多,比较完整。表明阳性药物甲氨蝶呤和CAI高剂量给药可以促进小鼠尾部鳞片中颗粒层细胞的生成。统计结果显示,阳性药物甲氨蝶呤组含颗粒层的鳞片数百分率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明显上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n=12,P<0.001)。CAI30、40mg/kg组与PEG组比较明显上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n=12,P<0.01)。表明CAI能够促进鼠尾鳞状上皮中颗粒细胞的生成,并呈现-定的剂量依赖性,提示CAI能改善角化不全。5.2鼠尾鳞片表皮模型中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CAI组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及腹泻症状,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同一个体的腹泻症状一周后有所减轻。从第10天开始,40mg/kg CAI剂量组的体重与PE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n=12,P<0.05)。初步验证了CAI有中枢抑制及消化道的不良反应。自制CAI软膏的皮肤刺激试验中,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和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即每天涂抹1次CAI软膏,连续涂抹14d)结果显示,4只豚鼠皮肤均无红斑和水肿形成,刺激指数为0,刺激强度级别属无刺激性。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的结果显示,只有1只豚鼠的背部皮肤在去除CAI1h后出现勉强可见的红斑和水肿,取其中最高皮肤刺激指数0.5,评定刺激强度级别属轻刺激性。表明CAI外用涂抹对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刺激性。提示CAI发展为局部外用制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1.羧胺三唑能够显著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该抗增殖效应可能是通过诱导HaCaT细胞Go/G1期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来实现。且该效应具有一定细胞选择性。巨噬细胞不直接影响羧胺三唑对HaCaT细胞的抗增殖效应。2.根据羧胺三唑能够抑制HaCaT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改善异常分化、改善角化不全的结果,我们推测,羧胺三唑可能对银屑病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笔者对 DALI 协议下的 LED 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文章中对 DALI 规程和 LED 照明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 DALI 协议下的 LED 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流程进行了
期刊
皮肤恶性黑素瘤起源于黑素细胞,致死率高,转移后无有效疗法。miRNAs是一类新发现的在肿瘤中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样作用的小分子RNA。本课题研究miRNA-let-7a在皮肤黑素瘤发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中国现在特别讲特权。比如两个人吵架。一个就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看,不是讲什么道理,而是比谁了不起,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不讲尊重、平等。”——经济学家茅于轼
在城市道路网中,城市快速干道不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等级也最高。作为满足城市出行需求道路网的主框架,城市快速干道主要是以实现城市中长交通快速出行为目标。
目的:研究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CPCC)对四氧嘧啶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模型和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三组,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蒸馏水,CPCC组灌
本文主要介绍某滑坡灾害的形成机理和分析方法、治理的理念和思路,通过岩性组合和地下水等因素分析,解剖形成滑坡的内因和外因,及其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等,提出双排桩治理措施,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