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快速而深刻的变化,城市作为其功能的载体,也无可避免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0%,正进入快速发展期,迅速发展中的城市空间与特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空间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的空间,他集观演、休闲、娱乐、餐饮、文化等于一体,是人们社会活动发生的舞台,高品质的城市空间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总体形象,激发城市和区域场所的活力,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城市空间的活动中去,使城市得到持续和健康的发展。然而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往往过度着眼于经济效益和快速的城市化而忽略了对其本身的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表达,暴露出许多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设计风格趋同,空间组织场所性的缺失,设计语言符号混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如何通过系统规划与设计,保证城市空间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空间是一部变化丰富的情景剧。人们对场所的记忆与场所中事件与情境关联在一起。当人们回忆往昔时,往往回想到的是发生过的事件、进而是场所情境。事件情节首先唤起了记忆,进而产生场所认同。因此,叙事作为一种表述事件的方式在文化和历史积淀下的城市空间中有着优越的生长环境。叙事性城市空间不仅作为物质要素具有“使用功能”,同时作为精神载体,具有“表达功能”。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设计使其附有信息,使在其中运动的人依据自己的知觉经验赋予环境意义,增强城市空间的体验性与感染力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基于此,非常有必要对国内外的城市空间进行调研和梳理分析,总结其经验和教训,结合叙事性设计提出科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为今后的建设提供一些帮助与启发。
(1)基础研究部分(第1-2章),包括绪论和对城市空间叙事性设计的解析。对国内外叙事性空间设计做了简明阐述,综合分析了目前城市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结合已有的空间设计理论和叙事性手法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手段和研究的意义。
(2)理论分析部分(第3-4章),对国内外优秀的城市空间进行实例分析和综合评价,从叙事性设计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做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叙事性空间设计的设计过程和表达原则。
(3)设计手法部分(第5章),根据前文总结的设计原则和对策细化到设计手法层面,运用叙事语言和场景设计方法,从叙事线索、情节生成和修辞手法营造空间,以空间讲述故事,创造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城市空间。
(4)设计方案实践(第6章),借鉴理论探索中所得出的城市空间的叙事性设计原则和具体手法,结合中国国际电影交易中心这一实际项目中,通过对地域文脉,产业特色进行调研分析,确立设计目标和总体构思;分析基地地形,对各功能区合理分区;根据城市空间叙事性设计的理念和人的心理,提出建筑、交通、景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