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材观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1次 | 上传用户:wl3496828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材观是教师对教材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属性的基本看法与主张,不同的教材观反映了人们对教材的价值、功能、属性以及教材处置方式的不同。本研究通过对教材研究的文献分析并以课程教材编制理论为基础,归纳出了教材观研究的四个维度:教材目标观、教材内容观、教材结构观以及教材教学观,并运用这一框架对专家学者们所研究的教材观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归纳,得出了圣经式、经验自然主义、科学取向、结构主义、范例式、人本取向以及建构主义共七种典型的教材观。然后运用以上分析框架,通过访谈、课堂观察、察看教师日志等方法,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间对珠江三角洲某市某小学六名小学教师进行了连续四个月的跟踪研究,集中探讨了如下两个问题:1.教师有什么样的教材观?包括它们的特点、类型及其相互关系;2.有哪些因素影响教师教材观的形成?包括影响教师教材观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教师的教材观。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是通过访谈、听课和查看教师教学设计与反思等方式从四个维度来进行分析与归纳;对第二个问题的分析则着重从教育局、学校以及个人专业发展三个层面来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不同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教材观。其中J、L、N教师的教材观趋向于封闭型,M教师的教材观为中间型,而K、Q教师的教材观表现为开放型。就封闭型教材观而言,J教师更加看重教材的“考试功能”,L教师把它作为教学的近乎“唯一依据”,N教师则希望教材“告诉我怎么教”。M教师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左右手”,同时需要进行“拓展”。K教师明确把教材看作教学的“范例”、“指引”,并在教学中重视内容的“渗透”、学生的“感悟”;O教师除了跟K教师在以上的看法上相同外,还提出课外书籍的“教材化”。2.教师教材观的表现形式与特点比较复杂,它们跟专家宣称的教材观并不完全一致,其中专家宣称的一些教材观在教师群体中并不存在。尽管J、L、N教师持相对封闭型的教材观取向,但并非“圣经式教材观”;M教师认为教材要使学生热爱生活、个人也很爱自己的学生,但她的并不就是人本取向教材观;K、O教师的教材观比较开放,但是还达不到对教材的完全自主建构。3.不同教材观在四个维度上的差别不一,其中在教材结构观上差异不大,但是在教材目标观、内容观以及教学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就教材结构观而言,大部分教师赞成教材的主题式编排。在教材目标观上,J、N教师认为主要是为了上课与考试,L教师认为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净化孩子心灵,K与O教师则认为是为当前和将来生活服务。在教材内容观上,六位教师都认为要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另外J、L、N比较重视形式内容与知识点的落实;M教师则认为要“雅俗共赏”、“政治性内容适可而止”;K、Q教师特别重视拓展性知识;在教材教学观上,J、L、N教师强调要“依纲靠本”,M教师则是“你给什么教材我就怎么教”,但是还会补充其他材料。K、O教师则更倾向于在教学中知识的“渗透”与“拓展”、教材处理的“灵活性”。4.教师教材观的形成受多层面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对教师教材观的影响最为直接、深远。教育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统考”、“教材分析”、“听公开课”,学校的有“声誉”、“分数”、“联教”以及“集体备课”等,个人专业成长则主要包括“上网”、“看书”、“上公开课”,去外地“听课”,“跟师傅”,“教学反思”及“童年轶事”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归纳出了教师教材观的几种主要类型并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专家研究的教材观与教师教材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填补了教师教材观研究的空白,对于促进课程教材发展与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使用可视化开发工具在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下开发了一套针对科研和教学使用的GMS 5静止卫星云图处理软件 ,它使用方便灵活 ,基本功能完备 ,能够完成气象研究中对静止卫星云图
用14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再生稻齐穗期不同激素处理下剑叶光合产物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再生稻齐穗期剑叶中的光合产物滞留率在6%~26%之间,72%~92%的剑叶光合产物转运到穗部,两
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对许多农业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其中的监控系统面临着覆盖范围越来越大、监控点越来越分散等新的挑战,如何有效经济地实现所
<正>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我发现不同的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词语巧用修辞,妙趣横生;有的词语存在矛盾,却意味隽永;有的词语提纲挈领,能成为阅读理解的切入口……词语涵
<正>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同时作出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加强经济立法”的规定,指明了我国经济立法的方向。为了
为了更好地评价道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以车-路子系统模型为研究重点,分析得出了用于道路线形设计安全性诊断分析的关键动力学性能参数,即汽车的速度、加速度、横向加速度变化
近几年,我国媒体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媒体"这个词开始闯入人们的视野。新媒体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中国电
<正>铝热反应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2(必修)第四章第一节"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如果按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操作,用小木条点燃镁条,实际操作起来
介绍了郑州国际会议中心钛锌板屋面的防水技术,包括板块间的接缝方式、板块与屋架的固定方式、屋面排水沟的构造设计、其它细部处理等等,并对屋面系统所用的相关材料作了介绍
本论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涵理论方法对Pt/A1203催化剂的合成机理以及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合成Pt/Al2O3催化剂的起始反应物中,所选取的原料为Al与Pt块,经熔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