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松辽盆地科探井的超长岩心测井响应特征及机理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盆地经过多年勘探在测井领域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以往测井研究由于缺少长井段岩心标定无法准确将地质现象与测井响应准确对应,这给松辽盆地测井地质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松科2井超长井段连续岩心资料对下白垩统登娄库组、沙河子组和上侏罗统火石岭组以及盆地基底的揭示,为松辽盆地测井响应特征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地质资料。本文依托松科2井岩心描述、测井资料、显微薄片资料,应用测井地质学、沉积学、火山地层学等方法和原理对松科2井的岩性、地层界面和不同埋深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认识:一、岩性测井响应特征通过分析常规测井曲线的光滑程度、幅度等形态特征,可以反映出的岩石的岩性、粒度等变化特征,并据此结合松科2井实际岩心资料识别出了5种沉积岩和6种火山岩的常规测井以及电成像测井的响应特征。通过使用TAS图解法对松科2井营城组火山岩的ECS元素测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营城组岩性主要为流纹质火山岩和与其邻近的粗面质、英安质火山岩以及少量安山质火山碎屑熔岩。二、地层界面测井响应特征本文识别出松科2井内的地层界面按岩性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沉积岩与火山岩界面、火山岩内部界面和沉积岩内部界面。火山岩与沉积岩地层界面主要包括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与砾岩的接触界面,安山质火山碎屑熔岩与砂砾岩的接触界面。火山岩内部地层界面主要包括无喷发间断界面和喷发间断界面两大类。沉积岩内部地层界面主要包括风化壳、冲刷面、岩性组合界面、特殊岩性薄层。三、埋深对测井响应的影响根据测井曲线变化可知,当埋深加大时由于地层压力增大引起岩石物性的改变,使岩石变得更加致密。埋深越大岩石密度越大,孔隙度越小,物性测井响应特征表现为密度增大,中子、声波减小。当岩石的矿物种类、含油气饱和度等其他影响因素不发生明显改变时,埋藏深度加大导致岩石孔隙度和地层水含量减少,从而使得岩石整体电阻率增大。根据松科2井统计结果发现沉积岩的物性、电阻率测井值与埋藏深度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并据此拟合出了对应的线性公式,定量的描述物性与电阻率随埋藏深度加深的变化速率。本文还对比了火山岩和沉积岩的物性、电阻率测井曲线随埋深的变化情况,沉积岩测井值随埋藏深度增加呈线性变化的特征明显,火山岩测井值变化不规律,多数岩性无明显线性变化特征。
其他文献
针对强激光光学元件的应用要求,对光学材料在研磨和抛光过程中形成的亚表面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小工具数控抛光和Marangoni界面效应,提出采用数控化学刻蚀技术来实现光学表面
对小波变换硬件实现有限字长的产生和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对JPEG2000压缩编码标准中5/3和9/7小波变换,提出采用分数逼近小数的方法实现,比较小数系数和分数系数的变
由于SiC是一种新型容易掺杂为宽带隙半导体的材料,它的制备工艺也较为成熟,我们选取SiC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非磁性材料单独掺杂的性能不够好,我们进行磁性与非磁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是典型的低渗透及致密油藏,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发现相对高伽马砂岩储层及低电阻率油层,效益可观。然而油层低电阻率成因机理复杂,在油气勘探过
本文依据研究区取心井段岩心的薄片、电镜扫描等实验结果,综合储层特征分析,对研究区储层成岩相进行识别,识别结果为溶蚀相、方解石胶结相、压实相三类。优选常规测井曲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