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痰湿体质是由先天遗传、或后天过食肥甘引起的体内痰湿停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临床常见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性疾病,常常合并出现,西医称之为代谢综合征。王琦教授前期研究表明,这种代谢紊乱性疾病产生的“共同土壤”是痰湿体质,其共同的代谢机制是“津液不归正化,痰湿内蕴”,虽然表现为不同疾病,但都有共同的体质基础。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低度炎症状态,表现为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异常和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痰湿体质人群在未病状态下是否已经存在低度炎症状态,这无论对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紊乱疾病的微观机制,尤其对痰湿体质非肥胖人群的未病先防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将为中医体质学病因病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4-12月北京普仁医院体检中心,年龄在20-50岁的体检人群共113例。以BMI为依据,把研究对象分为痰湿体质肥胖组(BMI>24kg/m2)30例,痰湿体质非肥胖组(BMI<24kg/m2)25例,肥胖非痰湿体质组(BMI>24kg/m2)28例,阴性对照组平和体质组(BMI<24kg/m2)20例以及阳性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10例。对其一般资料及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探讨痰湿体质人群与肥胖症及代谢综合征人群的代谢相关性;根据初步分析结果,选取痰湿体质肥胖组、痰湿体质非肥胖组、肥胖非痰湿体质组以及平和体质组人群,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法测定各组血清TNF-α IL-6、CRP及MCP-1水平,研究痰湿体质人群外周血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根据前期研究结果,为避免“肥胖”与“痰湿”的概念混淆及相互影响,选取痰湿体质非肥胖组及平和体质组,采用Affymetrix公司的Human Genome U133Plus2.0芯片检测痰湿体质非肥胖人群和平和质体质人群外周血的基因表达谱,寻找痰湿体质人群特异性表达基因,从微观角度探索痰湿体质的特征及相关炎症通路;同时采用Panomics的QGP技术(QuantiGene Plex)对芯片结果中差异表达的15个感兴趣基因进一步验证,确立痰湿体质非肥胖人群特异性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结果:(1)痰湿体质人群基础资料及生化结果初步检测五组在性别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组与平和质组间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痰湿组、肥胖非痰湿组及代谢综合征(MS)组腰围、BMI、FAT%、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痰湿非肥胖组与平和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肥胖痰湿组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平和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与平和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痰湿组与平和质组间甘油三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肥胖非痰湿组和MS组甘油三酯显著高于痰湿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MS组显著高于平和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痰湿组与平和质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非肥胖组以上指标与平和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液相芯片检测痰湿体质人群炎症因子结果肥胖痰湿组血清TNF-α.高于平和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痰湿、肥胖非痰湿组及痰湿非肥胖体质组血清CRP及MCP-1含量均高于平和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痰湿体质评分与TNF-α、IL-6及MCP-1呈正相关(P<0.05)。(3)痰湿体质组与平和质组基因表达谱及炎症相关网络系统分析采用SAM(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icroarrays)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痰湿体质组与平和质组相比,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共14个,已明确生物学功能的基因12个,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共8个,已明确生物学功能的基因7个;随后对原始数据通过RMA方法预处理,经过MDS分析Fold change<1.5对数据进行过滤,共得到15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82个上调基因,75个下调基因;通过Arraytools工具对样本分类进行预测,七种分类预测方法分类正确率均大于90%;GENE GO富集分析发现,上调结果共230条,下调结果共58条,而上调基因与下调基因分别富集时,所得到的结果和代谢活动相关性更为直观,例如上调富集的生物功能节点有:GO:0007049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有10条,GO:0046519与鞘氨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有3条等,下调富集的生物功能节点有:GO:0003676与核酸代谢偶联相关的基因20条,GO:0043406与正相调节MAPK活性的相关的基因共3条等;通过对全部的157个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发现有六条通路当P值取0.05时具有统计相关性,其中包括与代谢紊乱性疾病密切相关的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同时发现,痰湿体质人群中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ANAPC5较平和质显著高表达,该基因有可能是痰湿体质人群的特异性高表达基因。随后,应用MAS3-CapitalBio分析系统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与炎症进程密切相关的基因是以CD86与THBS1为核心的网络系统,二者的异常活化均与代谢紊乱性疾病密切相关。(4)QGP检测代谢紊乱及炎症进程相关15个目标基因表达结果痰湿体质组ANAPC5、NFKB2-CD86-TNFRSF8-TAOK1、HPRT1-THBS1. CCL5、GAPDH、ICAM1、WASF2、IKBKB-SOCS3和SRGAP2其mRNA表达量均高于平和质组,其中THBS1表达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NFKB2、 TNFRSF8、TAOK1、HPRT1、CCL5、GAPDH、ICAM1、WASF2和IKBK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PC5与CD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KBIZ表达量低于平和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比,其中NFKBIZ和TAOK1与之相反,经分析后推断有可能是因为芯片结果假阳性所致。结论:(1)在BMI为同等条件下时,痰湿体质能够加重收缩压、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的增高程度,提示痰湿体质人群更易罹患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及糖代谢异常疾病。(2)20-50岁痰湿体质人群存在炎症细胞因子异常高表达,与肥胖与否无密切关系。(3)20-50岁痰湿体质非肥胖人群中外周血基因表达谱与平和质人群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痰湿体质特异性基因可能是与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基因ANAPC5,而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MAPK通路和以NF-KB为核心的炎症信号通路已经处于被激活状态。(4)与代谢紊乱疾病密切相关的基因TAOK1、SOCS3和GAPDH在痰湿体质非肥胖人群中的异常表达提示,该人群体内已经处于糖、脂代谢紊乱状态,有可能已经诱发胰岛素抵抗;同时与炎症密切相关的基因CD86、THBS1、CCL5、ICAMI、TNFRSF8、IKBKB和NFKB2的异常表达均提示,痰湿体质人群已经处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佐证了痰湿体质人群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因此,对于痰湿体质非肥胖人群尽早发现与公共卫生结合指导预防与干预代谢紊乱疾病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今后的调体干预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