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需要的是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需要造就大量合格的高、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劳动大军来推动经济的巨轮。然而近几年,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一些问题却成为学校正常运转的难题,其中贫困生问题尤为彰显。因此,认真研究中职学校贫困生的现状、心理特点,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帮助贫困生渡过难关,完成学业,对于推动小康社会建设,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保证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本人所在涉外工业学校面对贫困生的工作实践,通过亲自调研,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背景和现状基础上,着重探讨中职学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扰成因,以力图找到解决其“物质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对策。中职学校贫困生比一般普通高等学校贫困生有更为复杂的心理特点: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有积极向上、追求独立的心理基础;存在自尊和自卑的纠缠;企望自救又无力自救;自我意识强烈,但社会意识尚不健全;现代人际交往的开放性和自我封闭性的矛盾。这些中职学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和困扰,究其成因,一般有来自社会环境及家庭影响,有来自校园同辈群体的压力,有来自变数很大的就业压力,也有助贫方式不当、心理素质教育缺失、青春期个人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使然。本文作者认为解决中职学校贫困生问题,应从两个基本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健全助学体系,做好相应的制度安排,以解决物质贫困,其主要工作为建立科学动态的中职学校贫困生认定体系,开创校企合作、帮扶助困的新模式,建立助困领导体系,为助困提供组织保障;二是通过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以解决“心理贫困”,这包括建立一支稳定精干敬业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切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切实加强艰苦奋斗传统教育,切实加强自强自立精神教育,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