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幸福观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b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友兰是我国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探究其著述中体现的幸福观思想,以及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包含的意义,在阐述冯友兰的幸福观的同时理清与中国传统思想中幸福观的关系。本论文期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完成对冯友兰的幸福观思想的研究。本论文分四章来探讨冯友兰的幸福观:第一章主要是讲述冯友兰生平简介及著述概况。第二章通过幸福内涵的一般认识、冯友兰幸福观的近代转变、并着重以“四境界说”来透析其幸福观内容。第三章深入探讨冯友兰幸福观的运思特质及其内涵。第四章对冯友兰幸福观的理论意义的反思和启示进行探讨。冯友兰独特的社会生活经历,造就了其独特的气质和浓厚中国传统沉淀下形成的幸福观。为当代的我们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一个判断的尺度。
其他文献
哲学之开端问题自黑格尔开始便明确地成为了追求本源性的哲学家们无可回避的问题。但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看来,以往哲学家对哲学之开端问题的讨论往往误入歧途,而产生这种现象的
欧阳修在文学、经学、史学、政治思想等诸多领域皆有非凡的建树,是北宋古文运动、疑经思潮的领袖。而这些成就都与他的儒学思想,倡导兴复儒道的主张息息相通。欧阳修推尊韩愈的
本文是在当代意识的观照下对英国古典自由主义与马克思的自由观进行的一项对质性研究。除导论之外,共分五章:  第一章英国古典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着重分析了个人自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始,中产阶层就被纳入学者的视野。亚里士多德开创了中产阶层的政治哲学研究范式,成为中产阶层研究的重要理论源头。中产阶层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