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于罗马法和日耳曼法的亲权制度,是以保护亲权相对人的利益为核心的,这是亲权人基于血缘或拟制血缘身份对亲权相对人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管教、保护的权利与义务。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亲权的内涵及亲权制度的历史沿革。阐述了亲权的概念、亲权的特征与性质以及亲权制度的历史沿革。亲权经历了从起初的拥有绝对权利家父权到父权,再到今天以保护、教育、抚养未成年子女利益为目的的亲权发展过程。现代亲权是指亲权人基于血亲身份而对亲权相对人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管教和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第二部分是构建我国的亲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先是从构建我国亲权制度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再从构建亲权制度是我国未来民法典的现实需要,对构建我国亲权制度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大陆法系立法实践为我国亲权制度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学者对亲权制度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亲权制度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司法实践为我国亲权制度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我国对亲权制度是可以立法的。应将亲权制度与监护制度分别立法,使这两种制度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更有利于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第三部分是国外亲权制度的立法实践及其借鉴意义。该部分先是阐述两大法系的立法实践。其次是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英美法系国家的亲权制度作出了分析研究又对大陆法系国家的亲权制度作出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得出两大法系亲权制度在立法体例和亲权的权利与义务两大方面是有很大的差异。最后是从立法体例和立法形式论述了国外亲权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是我国亲权制度构建的设想。先是阐述了我国亲权制构建的基本原则,包括共同亲权原则和子女最佳原则。最后,对构建我国亲权制度内容进行大胆而详细的构建设想,论证了亲权的主体、内容、客体和亲权在什么情况下丧失、恢复及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