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简称慢性肾炎,是原发于肾小球的免疫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并伴有肾功能减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原因。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免疫介导密切相关,相关的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中医学中虽无本病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该病属于“水肿”、“腰痛”、“尿血”、“肾风”等范畴。益肾清利颗粒是我导师孔薇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方,主要由黄芪、白术、山萸肉、杜仲、泽泻、白花蛇舌草等组成,全方补肾益气、清热利湿,适用于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现正在进行院内制剂的相关研究。本文进行了益肾清利颗粒(协定方)干预慢性肾炎NF-κB信号通路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一、观察益肾清利颗粒对大鼠C-BSA肾炎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以益肾清利颗粒治疗C-BSA肾炎大鼠,检测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白蛋白、胆固醇、NF-κB(核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IL-6、TNF-α,并与对照组肾炎康复片进行比较。结果表示:益肾清利颗粒可以改善大鼠症状,降低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升高血清白蛋白,并可降低血清IL-6、TNF-a的水平,与肾炎康复片比较,尚具有改善胆固醇升高趋势、降低血清NF-κB的作用。二、观察益肾清利颗粒(协定方)对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本文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38例,分为对照组18例及实验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益肾清利颗粒协定方治疗,观察其中医症候、临床症状,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肌酐、尿素氮)、血清NF-κB及细胞因子IL-6、TNF-α、IL-10的前后变化。结果表明:益肾清利方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低血肌酐、尿素,降低血清中IL-6、TNF-α、NF-κB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通过上述研究表明:益肾清利颗粒能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一步抑制相关炎症因子(如IL-6、TNF-α)的表达,从而发挥了改善慢性肾炎临床症状、降尿蛋白、缓解肾功能进展等作用。这可能是益肾清利颗粒治疗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的作用机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