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w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本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帷幕,如今新一轮课改聚焦学生学科素养并瞄准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现阶段,个人的创新能力基本都是通过学校培养,并且一以贯之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因此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创新意识培养列入教学大纲中。在国际上倡导“21世纪核心素养”观念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正式提出了“核心素养”新理念,并组织研究出台了各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历史学科教给我们的东西很多,主要是人文关怀和历史教训的总结等各个方面的。其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方面。其中,史料实证是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是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是核心价值观。改革后的历史教学任务即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历史学科方面的关键能力。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正式发布,我们国家的核心素养教育已经将个人对于国家和社会以及自我修养等方面的价值完全融入其中,并融合在教育和教学之中,其中的“实践创新”与素质教育体系下的创新思维培养互为补充,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我们需要进行“核心素养”下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集中研究和分析,保证实际的教学体系的价值能够得到彰显。以上即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课题的依据所在。论文以岳麓版的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和人教版选修教材作为蓝本,通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阐释了选题背景还有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从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高考趋势、历史学科育人功能和高中生思维特点五大方面的要求出发,阐释了培养目标;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从教学案例入手,探讨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通过对情境式教学法等进行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供了一些新视角。第四部分主要是研究了创新思维能力的成效和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现实问题。第五部分是结束语,通过问题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课改也不是我们国家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与国际大环境息息相关。在全球提倡“核心素养”的大趋势下,历史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首先自己要成为创新型教师,通过不断地分析和探索,使得历史教育能够更好地感染人和启发人,创设出自己独有的,适合的教学策略,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通过肾活检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者34例,肾病综合征者2
目的:探讨刮痧疗法在慢性肾病发热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病发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
本科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而科研工作是大学教师工作的另一面,科研工作反映了学科发展的前沿及专业工作的方向。在教学工作中适当地引入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