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法水处理技术由于出水水质优良、能耗低、操作简单、易实现重复利用等优点,倍受世人关注。近年来膜技术在中水回用及工业水循环利用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多。在膜法水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并且逐渐成为阻碍膜法水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就是膜的污染问题,而要解决膜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膜污染机理的把握。本论文选用六种不同材质相同截留分子量(30kDalton)的超滤膜,从超滤膜的结构参数入手,通过比较不同材质超滤膜结构参数的差异来探讨膜结构参数不同导致不同的膜污染途径和程度;用二级处理水中亲、疏水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膜结构参数以及膜过滤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来解释膜过滤初期和末期污染物去除率的不同;本论文还通过比较超滤膜在污染前后结构参数的变化来说明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对膜污染的途径、程度以及通量衰减等的影响情况。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超滤膜材质不同,其结构参数不同,孔形(用分形维数表示)、孔隙率、过滤层厚度等参数相差比较大,而孔密度、孔径分布等相差不大; (2)膜结构参数对膜过滤过程中通量衰减影响较大,过滤初期通量衰减快慢主要取决于膜孔堵塞的快慢,过滤末期膜孔窄化是通量衰减的主要原因;并用超滤膜结构参数模型拟合了过滤过程中膜通量随累积透过水体积的变化,发现该结构参数模型能很好的模拟二级处理水超滤过程; (3)二级处理水中有机物以亲水性有机物为主,其中大于30kDalton的疏水性有机物中线状分子较亲水性有机物中的多; (4)在过滤初期,疏水性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与造成膜内部污染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亲水性超滤膜过滤初期对污染物的去除与造成膜表面污染的因素关系较为密切; (5)在膜过滤后期,疏水性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可能主要是靠膜本身及吸附在膜内部的疏水性有机物造成的窄化的孔径的筛分作用,疏水性超滤膜过滤层厚度偏差与污染物去除关系较大;亲水性超滤膜在过滤末期对有机物的去除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膜本身及吸附在膜表面的物质架桥对污染物的筛分作用;试验还发现某些材质的超滤膜性能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