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范围内,自杀都是一个严重的健康与社会问题,对于15-29岁的人群来说,由于自杀所导致的死亡在所有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自杀已越来越成为大众需要关注的话题。因此,及早的发现存在的自杀可能以及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个体进行的危机干预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为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于自杀意念的影响,尽可能的减少大学生的自杀率,以及找到影响自杀意念的因素,将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痛苦作为中介变量进行研究,来探讨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痛苦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选取武汉市三所高校大一,大二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心理痛苦量表、自杀意念量表对117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初步测查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水平,心理痛苦水平,所遭遇的负性生活事件以及是否存在自杀意念的想法。采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有340名被试报告过有自杀意念的想法,报告率为28%。且有自杀意念者在基本心理需要,负性生活事件,心理痛苦上的得分与无自杀意念者相比都存在着显著差异(2)负性生活事件,基本心理需要,心理痛苦,自杀意念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两两相关。(3)基本心理需要是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变量,心理痛苦是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变量。(4)基本心理需要与心理痛苦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能为自杀的预防提供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