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往往面临着财务报告成本与税务成本的权衡。为了摆脱该困境,公司有动机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本文通过考察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Book-Tax Differences)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证实了该假设。我们重点考察了上市公司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的盈余管理与企业所得税税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大,则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本文定义为非应税项目损益)也越高,即上市公司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盈余管理的税负成本。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上市公司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规避盈余管理税负成本的行为主要发生在高税率组别。另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普遍性的。我们的研究也表明,上市公司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规避的盈余管理税负成本较为有限,平均每1元操纵利润中,只有2.7分的操纵利润可以规避所得税成本,这或许表明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为了避免引起资本市场或税务当局的怀疑,而为其大部分利润操纵支付了所得税成本。此外,本文研究还发现,高税率公司存在强烈的通过非应税损益项目规避所得税的动机。我们的样本公司中,平均而言,所得税税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占资产的比例将增加0.02%;适用33%税率的公司与适用15%优惠税率的公司相比,为此所规避的所得税成本平均高达3290万元。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第一、二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盈余管理和所得税税负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第二部分就是第三章,简要阐述了盈余管理和所得税税负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为实证研究部分。本部分借助有名的琼斯模型和其他相关模型从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这个角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所得税税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第四部分是第六章,本部分在本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上市公司存在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所得税负的行为,但上市公司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规避的盈余管理税负成本较为有限,平均每1元操纵利润中,只有2.7分的操纵利润可以规避所得税成本。另外本文提出了减少利用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进行盈余管理的相关建议。